首頁 地方 高雄

小魚乾含微塑膠 中山大學研究登上國際期刊

中山大學研究團隊指出,塑膠製品分解成為塑膠微粒,經食物鏈進入海洋生物體內。最終人類食用含微塑膠的海產品,這些微塑膠進入人體後,可能會對人體造成潛在性的健康威脅,值得進一步探討。(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研究團隊指出,塑膠製品分解成為塑膠微粒,經食物鏈進入海洋生物體內。最終人類食用含微塑膠的海產品,這些微塑膠進入人體後,可能會對人體造成潛在性的健康威脅,值得進一步探討。(中山大學提供)

【記者方金媛/高雄報導】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研究團隊從七個亞洲國家出產的14項魚乾產品中,驗出微塑膠,平均每隻小魚乾含微塑膠多寡依序為日本、中國、斯里蘭卡、南韓、越南、台灣及泰國,這項研究結果已獲國際頂尖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刊登。   

研究團隊利用顯微鏡檢視塑膠微粒型態,並透過傅里葉轉換紅外光譜儀及拉曼光譜分析塑膠種類,發現小魚乾中微塑膠中近80%是塑膠纖維,次為塑膠碎片,種類以聚乙烯(PE)為主。這些微塑膠可能來自於大型塑膠碎片分解,以及人為廢水排放所致。  

研究發現,平均每隻小魚乾含微塑膠最多為日本,其中以小鱗脂眼鯡(俗稱臭肉鰮)含量最高,平均每隻最多可能含有2個微塑膠。產地為泰國的側帶小公魚(即丁香魚)含量最少,食用超過500隻才可能會吃到微塑膠。臺灣常見的丁香魚乾,含微塑膠的魚隻數量約3.2%,平均食用31條魚乾可能會攝入1個微塑膠。此外,各國家產品要吃到1個微塑膠的魚數量分別為:越南14隻、韓國8隻、中國及斯里蘭卡約3隻。   

中山大學海科系教授兼海科院院長洪慶章指出,海洋塑膠已成為各大洋海漂垃圾的主角,從夏威夷東邊延伸到加州外海的「海洋塑膠墳場」,約臺灣領土40倍大,微塑膠數量更是「以兆計」,這些微塑膠可能透過海鮮產品進入人體,許多研究已報導微塑膠進入牡蠣、貽貝及文蛤等,但甚少研究小魚乾製品中微塑膠含量。   

他表示,在亞洲地區,小魚乾是常見的小菜或零食,其主要是鯷科及鯡科魚類,這些濾食性魚種具有細密的鰓耙,主要是攝食水體中的藻類及浮游生物,因此容易在進食時攝入塑膠微粒,並累積在體內。   

他說,西方國家主要食用魚片肉,較少接觸容易累積微塑膠的鰓、腸胃及內臟。 亞洲地區消費者食用小魚乾製品時都是整尾食用,會增加攝入微塑膠的風險。  

洪慶章強調,海洋微塑膠不僅會影響海洋生物生存,最後還是回到人類餐桌上。為減低微塑膠排放至環境中,呼籲民眾自備購物袋、塑膠袋減量及垃圾不落地,以及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