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書法漫談】甲骨文書法藝術初探(上)

商王盤庚自奄(今山東曲阜)遷都至殷(今河南安陽),周朝初,這裡已淪為廢墟,故稱「殷墟」。現代考古隊在殷墟發掘有字甲骨約15萬片。(beibaoke/Shutterstock)
商王盤庚自奄(今山東曲阜)遷都至殷(今河南安陽),周朝初,這裡已淪為廢墟,故稱「殷墟」。現代考古隊在殷墟發掘有字甲骨約15萬片。(beibaoke/Shutterstock)

【記者劉錫銅/報導】【編按:甲骨文的發現,留下許多版本,其中有晚清時期任全國最高學府的校長(國子監祭酒)王懿榮的故事。王懿榮也精通金石學,他從中藥材「敗龜板」(龍骨)上辨識出殷商時期占卜用的龜片,以及龜片上的卜辭等記事文字。】

「甲骨文」是中國商朝至周朝初期人們契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它是3千多年前漢字發展成熟的體現,是遠古文明的時代象徵,蘊含著中華文明的基因。

自西元1899年王懿榮發現甲骨文,百餘年來,人們對甲骨文的研究漸漸大盛。從書法角度看,甲骨文作為迄今為止被發現的最早契刻文字,給後人留下了遠古契刻藝術家的氣質、修養與「德上藝下」、「天人合一」的境界。

甲骨文與先後出土的古埃及「聖書字」、古巴比倫「楔形文字」,及古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並稱「世界四大最早文字」。其他三種文字早已退出歷史舞臺,而甲骨文卻演變成今天通行的漢字,其書法藝術也重生了。

目前,經考古學家鑑定,甲骨文不重複的單字約有5千個左右,2千個已被識讀,沒識讀的大都是些人名、地名等方面的字。

從出土的文物看,有些甲骨文所表現出來的字形結構,與商、周時期銅器上的銘文一脈相承。難怪甲骨文研究的開創者之一羅振玉將甲骨文、金文混合成聯、成詩,整體渾然天成,淹會貫通。由此可見甲骨文與大篆的內在連繫。

再從晉、唐以後的書法藝術角度來審視,甲骨文同樣具備了楷、行、草、隸、篆諸體書法的結構、用筆、章法三要素。在結構上,甲骨文字雖大小不一,但對稱均衡,或一字多形,具變化美,且格局穩定,有的還具備了「方圓結合」、「開合揖讓」的特點。

在用筆上,因契刻在堅硬的獸骨上,故契刻多用直線;曲線則由接刻的短線而成。由於起、收刀的技巧,其線條也呈現出中間粗而兩端細的流動,顯得字形瘦勁堅挺、爽利多姿。

章法上,雖受了選材骨片大、小、形、質的影響,但仍表現出鐫刻的技巧和書寫的藝術特色。其字多者通篇排列緊湊,呈現茂密之感;字數少者,則突顯疏朗空靈,給人以古樸爛漫之態。

甲骨文雖歷經滄桑終與現代世人相見,卻以刀刻骨的蒼勁、古樸風韻具居高望遠之勢,散發出獨特的藝術芬芳。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筆者以為是其精神信仰。

大家知道,商代帝王、貴族,以及整個社會都敬仰上帝、敬畏天地、尊道、重德。每逢戰爭,遊獵、出行、祭祀,以及疾病、生育等,都要占卜以問吉、凶,乃至把占卜的內容及應驗的結果都刻在龜甲、獸骨上,甲骨文的創作者同樣也虔誠尊道而貴德。

中國傳統象形文字(甲骨文)。商朝從武乙到帝辛(紂王)這段時間,甲骨
文大字酣暢淋灕,雄偉壯觀,神態奇拙,縱橫奔放;小字整飭雋秀,結構嚴
謹,小中見大,大小合度。
(Shan_shan/Shutterstock)中國傳統象形文字(甲骨文)。商朝從武乙到帝辛(紂王)這段時間,甲骨 文大字酣暢淋灕,雄偉壯觀,神態奇拙,縱橫奔放;小字整飭雋秀,結構嚴 謹,小中見大,大小合度。 (Shan_shan/Shutterstock)

為體現上天旨意,契刻卜官面對大小、風格不同的骨板材質,從內容、字數限定到設計,契刻一絲不苟,表裡如一,並十分珍惜每塊骨板的雕刻機遇,其心性的修養和技能同時得到提高,不僅有力地推動了上古契刻藝術的發展,也加持了這些埋藏於地下幾千年的骨刻作品從而能夠重見天日留傳至今。

商代歷史一般以「盤庚遷都」為界,分為上、下兩大段。上段史料流傳不多,下段多賴甲骨文的紀錄,我們才有較細緻的理解。殷商甲骨文記載盤庚遷殷至紂王間270年之卜辭,歷8世12王。現代學者董作賓將殷商甲骨文分作五期:

(一)雄偉期,自盤庚至武丁,約100年。

(二)謹飭期,自祖庚至祖甲,約40年。

(三)頹靡期,自廩辛至康丁,約14年。

(四)勁峭期,自武乙至文武丁,約17年。

(五)嚴整期,自帝乙至帝辛,約89年。

殷商近300年間,國勢盛衰不定,乃至最終亡國,並且,其間出了個辱神射天、被雷擊而死的昏君武乙,因此,甲骨文書法藝術與國勢走向並不完全一致。

比如,從武乙到帝辛(商紂王)這段時間,甲骨文大字酣暢淋灕,雄偉壯觀,神態奇拙,縱橫奔放;小字整飭雋秀,結構嚴謹,小中見大,大小合度,在凝重靜穆中透露出瀟灑自如的神奇。但總體來講,商人「敬天禮神」一直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準。

中國古代殷商時期刻在龜甲上的甲骨文。《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Shutterstock)中國古代殷商時期刻在龜甲上的甲骨文。《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Shutterstock)

以甲骨文觀之,商代文明的根基,乃在於信仰,其與上天契合才產生出無限的創意感動。《易‧繫辭》曰:「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甲骨文當如其說。(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