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央行升息半碼 楊金龍:艱難決定

圖為中央銀行。(大紀元)
圖為中央銀行。(大紀元)

【記者張原彰/臺北報導】美國聯準會(Fed)在臺灣時間16日凌晨宣布升息3碼,我央行總裁楊金龍同日也宣告調升政策利率,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繼3月之後「連2升」,是2011年來首次連兩度升息,另外,這次把新臺幣存款準備率調升1碼(0.25個百分點)。楊金龍強調,鑑於Fed猛烈升息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巨大波動,央行6~9月有機會召開臨時常務理事會,因應全球變動。

中央銀行在16日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公告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各調升0.125個百分點,分別由年息1.375%、1.75%及3.625%調整為1.5%、1.875%及3.75%,自本年6月17日起實施。另調升新臺幣活期性及定期性存款準備率各0.25個百分點,自本年7月1日起實施。

物價上漲  歸因疫情、俄烏戰爭

央行在3月升息1碼,市場原先預估鑑於通膨壓力未降溫,且Fed升息幅度擴張,我央行這次應也有1碼升息幅度。楊金龍說,央行做出升息半碼的決定,是因為發現上半年物價上漲的原因,來自於疫情、俄烏戰爭所導致的大眾物資價格飆漲,進而影響國內物價,這是供給面因素。

楊金龍說,相較於其他國家,臺灣物價上漲幅度較溫和,這是因為政府在供給面的調控已有政策因應,而央行的貨幣政策著力點在需求面問題,且已在3月調升1碼,這次調升半碼,希望防範通膨預期,可以抑制到需求面。

另外,楊金龍說,3月調升1碼的背景是,國內服務業正走向復甦,但4月受疫情影響,導致民間消費在首季趨緩,考量到中小企業的融通貸款到6月結束,假設利率提高,服務業受到的衝擊恐擴大,因而決定升息半碼。

楊金龍坦言,這是項「艱難」決定,這次理監事會經過長時間討論,希望兼顧到內需產業且處理通膨問題,不過他仍強調,雖然臺灣與美國不同,臺灣通膨壓力主要來自供給面,但在年底前,貨幣政策基調仍朝「緊縮」前進。

貨幣政策緊縮 透過三支箭處理

楊金龍說,國內貨幣政策緊縮,將透過三支箭處理,包括:公開市場的操作、調升政策利率,以及調升存款準備率,讓貨幣政策緊縮的效果增強。

他說,考量到升息的影響是全面性的,影響到服務業復甦,因此這次搭配調升存款準備率縮減市場流動性,預計從銀行體系收回新臺幣1,200億元資金,同時銀行授信意願可能趨於保守,影響範圍主要包括:商業本票、資本市場、公司債等投資市場,對長期控制M2的水位有幫助。

楊金龍說,這次通過價(政策利率)與量(存款準備率)的搭配,抑制通膨預期心理。另外,有理事建議,Fed這次升息步調「又快又猛」,引起股票、匯率等金融市場波動,特別是在6~9月間,Fed都可能有新動作,需要我央行最新的貨幣政策回應。他也透露,必要時將召開臨時常務理事會議,以因應全球變化,時間點則會審慎評估。

而對於美國升息幅度遠大於臺灣,楊金龍則強調,臺美情況不同,美國這波降息,聯邦基準利率水準由原先的2.25%~2.5%,調降到0.25%,過程曾一口氣調降6碼,臺灣只調降1碼,3月調升調升1碼,已回到原先水準,而美國這次升3碼利率水準到1.5%~1.75%區間,還要再升息數次才會回到原先水準。

新臺幣貶值 與臺美利差關聯性低

針對臺美利差導致新臺幣貶值,楊金龍說,新臺幣自年初以來貶值的原因主要是外資流出,而壽險業、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等本國資金流出,與去年9~12月相較並未明顯增加,且觀察新臺幣匯率貶值狀況,可發現跟臺美利差沒有較大關聯。

而新臺幣貶值對國內通膨造成的影響,楊金龍說,今年1~5月進口物價以美元計價上漲15.73%,新臺幣計價增加17%,發現新臺幣貶值導致進口物價年增率為1.23個百分點,且1~5月新臺幣貶值與去年同期相較,按每日平均匯率計算貶值約1%,對國內輸入性通膨影響不大。

楊金龍說,據估計,若新臺幣匯率由去年平均的28.02元貶值至今年平均29元(貶幅3.4%),估將使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上升0.1~0.17個百分點,若平均貶至29.5元(貶幅5.0%),則其影響為0.12~0.25個百分點,屬可控範圍。

系統性金融危機 發生機率不高

儘管美國貨幣政策會外溢到其他國家,楊金龍認為,目前看來,發生系統性金融危機的機率應不高,但仍有機會出現停滯性通膨,值得密切關注。

另外,關於近期日幣貶值是否導致資金外流,楊金龍說,臺灣對日本處在貿易逆差,現在新臺幣兌日圓升值,對臺灣進口較為有利,特別是臺灣向日本進口相當多機器設備,反而增加臺廠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