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健康生活

4成中風患者 受肢體痙攣所困

中風有年輕化趨勢,中壯年族群也要多加注意中風問題,如果發生中風前兆,應及時求診治療,而急性治療後的中長期照護,讓患者有機會找回生活自理能力、減輕殘障失能程度,有患者還能重回職場,降低家庭、社會的負擔。(123RF)
中風有年輕化趨勢,中壯年族群也要多加注意中風問題,如果發生中風前兆,應及時求診治療,而急性治療後的中長期照護,讓患者有機會找回生活自理能力、減輕殘障失能程度,有患者還能重回職場,降低家庭、社會的負擔。(123RF)

文/記者賴玟茹
中風近年雖已退居十大死因第四名,但失能仍是一大問題,臺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理事長周中興表示,失能多與中風併發症有關,據統計約四成患者,在中風半年後會出現肢體痙攣問題,影響日常生活能力,並會造成照護者負擔。

據統計,過往每6人有一人可能中風,現在則是每4人有一人,可能會發生中風危機。臺灣腦中風學會常務理事連立明表示,許多人工作型態長期久坐少運動、工時長,又偏好高油、高鹽、高糖食物,因此近年中風更有年輕化趨勢。

腦中風向來是國人失能及死亡的主因,臺灣中風登錄資料庫顯示,半數以上初次中風患者於半年後仍呈現失能狀態,但許多患者與照護者因為肢體痙攣認知不足,常誤解出現疼痛感等於復健失敗而放棄。

現年63歲的江先生在6年前腦中風,開始復健後,卻發現右手總是拳頭緊握、手指無法伸展,連轉動門把都有困難,右腳難以控制,走路容易跌倒,求診後才發現是中風患者常有的肢體痙攣。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腦中風病房主任張庭瑜表示,中風會影響大腦中樞神經,周遭肌肉控制力隨之下降,一開始肌肉容易呈現高張狀態,引發不自主收縮以及不正常的肢體擺位,若未妥善介入處理,長期可能因肌肉過於緊繃而引起疼痛、關節活動角度受限,嚴重甚至會造成不可逆的攣縮變形,進而影響生活及行走,應積極介入讓痙攣的肢體放鬆,透過復健恢復功能。

周中興則說,腦中風後肢體痙攣是常見原因之一,患者於中風後一週即有可能出現痙攣現象,且比例隨著時間拉長而增加,根據統計,中風超過半年後,約有四成患者會受肢體痙攣困擾,若不積極介入處理,導致軟組織僵硬、退化,關節僵硬、變形與孿縮,會面臨拄拐杖、坐輪椅、臥床等病後人生。

連立明提醒,中風有年輕化趨勢,中壯年族群也要多加注意中風問題,如果發生中風前兆,應及時求診治療,而急性治療後的中長期照護,讓患者有機會找回生活自理能力、減輕殘障失能程度,有患者還能重回職場,降低家庭、社會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