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盼都更案審議1年內完成 花敬群:應要求參選人提出願景

臺北市都市更新學會7月14日舉辦「都市再生願景館」策展開幕式。(記者袁世鋼/攝影)
臺北市都市更新學會7月14日舉辦「都市再生願景館」策展開幕式。(記者袁世鋼/攝影)

【記者袁世鋼/臺北報導】臺北市都市更新學會14日舉辦「都市再生願景館」策展開幕式。受邀出席的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致詞時提到,中央政府對推動都更有兩大目標,希望地方政府對無重大爭議的都更案能在1年內審議完成、將極度危險的集合住宅盡速拆除;地方首長參選人也應提出都市再生規劃。

「都市再生願景館」的前身為18連棟的5層樓公寓,於1972年竣工迄2021年拆除前屋齡高達49年,2019年由連雲建設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取得90名原住戶同意,成為最快速整合完成的危老重建案。「都市再生願景館」以原有建物作為展場,並透過紀錄片讓觀展者與現地連結,共同探討都市更新的現況與困境,盼讓民眾對都更有更多理解。

「都市再生願景館」的前身為18連棟的5層樓公寓。「都市再生願景館」的前身為18連棟的5層樓公寓。(記者袁世鋼/攝影)

花敬群以展覽標語「imageable city」表示,不論是中央或地方政府,在都更政策的規劃或執行推動上都有重大責任,要讓全體市民對這個城市imageable(可想像),此案的成功等於是為都更開了一條路,讓大家在這條路上能「沿途唱歌」。他認為,推動都市更新是對整個城市、國家能力的考驗,公私部門都必須有足夠的水準,相信臺灣有機會也有能力。

花敬群指出,2018年迄今的都更案平均約需審議4.2年,2019年則進步至3.4年,但中央政府的期待是,地方政府應對沒有重大爭議的案件在1年內審議完畢,中央與地方要一起努力。他強調,雖然他不想談政治,但地方首長選舉到了,市民應要求所有候選人提出對「都市再生」的規劃、願景,這是責任與承諾。

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國屋齡逾30年的建築約有五成,臺北市更多達七成,與會的臺北市議員黃郁芬笑說,在過去都市更新的困境中,最常聽到的訴求就是「一坪換一坪」,最好能再送一個停車位。她表示,這次的展覽有別於一般生硬的文字說明,可讓觀展者有共鳴,反思「我們家是否也需要都更」,盼能讓民眾翻轉過去對都更的負面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