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休閒旅遊

【煤鄉紀實】林下養蜂(下)

陳易志夫婦。(池農深提供)
陳易志夫婦。(池農深提供)

文/池農深
(接上文)【煤鄉紀實】林下養蜂(上)

煤鄉人有其獨特對土地的情感與記憶。礦業興盛的年代,物資匱乏,新北市平溪鄉人自家養土蜂製蜜;礦業結束後,人口外流,老煤鄉人開始從記憶中找回兒時熟悉的養蜂。他們的共同記憶創造了生活的座標。

東勢格總是煙雨濛濛。(攝影/池農深)東勢格總是煙雨濛濛。(攝影/池農深)

想喝蜜而養蜂

陳易志說,當初是在想要喝蜜的動機下養蜂的,「一開始我學養土蜂,可是那時候土蜂流行中囊病,養了十幾箱以後,蜜蜂病發作了,全部跑光光,一箱都沒有剩。所以就改養西洋蜂,剛好平溪區農會要推廣蜂蜜產品、養蜂業,就跟著大家一起在研究班(學習)。因為我是退休人士比較閒,就當了班長。」

就這樣,陳易志夫婦成了養蜂人。陳易志說:「我希望平溪區能夠成立一個產銷班,現階段是把研究班升級成為產銷班。要做通路至少要1千箱,目前我們統計了土蜂加西洋蜂,已經差不多有800多箱了,離目標很近,希望明年能夠把這個產銷班給成立起來。」

青農養蜂場。(攝影/池農深)青農養蜂場。(攝影/池農深)

東北角才有的特殊蜜源、蜜種是這裡的優勢,而平溪的紅淡比蜜覆蓋率又很高。陳易志說:「以去年最高收成來講,100箱可以收到將近3千斤。紅淡比蜜可以這麼純、量這麼高,紅淡比樹的覆蓋率必須很廣,我們這邊真的有這個天然資源。」

一路上陳太太指給我們看,這山區裡的確有好多的紅淡比樹,只不過現在是冬季,非花期,看不到可愛的淺黃小白花。

如何解決通路問題

養蜂其實技術性不是問題,可是通路就有很大的問題了。

從愛吃蜂蜜,到成為職業養蜂人,陳易志以他在臺北作為一個企業管理人的專業經驗,來幫助這裡的蜂農行銷他們的蜜。一年半前他的兒子從中國回來,成為平溪青農。林下養蜂並讓青農留在平溪永續經營,是陳易志努力創造產銷進而成為品牌的最大動力。

陳易志說:「我們的蜂蜜其實不用驗就是有機的,因為你根本嘗不到農藥,而且那個蜜蜂飛出去就是採那些樹,這些樹根本沒人要。」

溪畔小徑。(攝影/池農深)溪畔小徑。(攝影/池農深)

陳易志表示,這裡是水源保護區,不能畜牧、不能養植,也不能做養雞場、豬場,是自然資源相當好的地方,如果能夠由政府來宣導紅淡比蜜,這裡其實是可以成為一個亮點,這是蜂農們的期望。

陳易志的兩位堂兄弟陳易達、陳世寯,也是退休後回到老家從事養蜂,樂在其中。

嘗蜜,陳家兄弟退休回家養蜂。(攝影/池農深)嘗蜜,陳家兄弟退休回家養蜂。(攝影/池農深)

對養蜂事業投入相當多的心力,陳易志開心的說又有兩個青農成為夥伴,「我們在做品牌,變成產業以後,我們的品質會做得更好,我們會把全部的流程做成一個比較制式化的要求。因為不是專職人員,可能不會去做低溫濃縮這個動作,我們會做一個比較全部的SOP流程,希望以後可以給消費者看到。我們會盡量做到符合政府補助的標準,如衛生標準、規格等,去做、去執行。」

陳易志表示想要幫助平溪蜂農把養蜂的產業做出來,不能只是收購蜂農的產品做出自己的品牌,囊括所有利潤,而是「把平溪特有的蜂蜜品牌做起來,大家一起共贏,是這樣子的概念。」

東勢格的林下養蜂人陳易達。(攝影/池農深)東勢格的林下養蜂人陳易達。(攝影/池農深)

「我本來是自己開工廠做印刷。現在發現這個養蜂事業比三十年前還要更累更辛苦……」聊著聊著,李明宏里長帶著汪文豪教授與三個臺大學生,來與青農交流如何行銷他們的蜂蜜,學生們並觀摩了青農養蜂的蜂箱與環境。

與汪文豪教授的訪談

2020年9月,汪文豪教授帶著學生在政大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了解「地方創生」,看到了國發會的地方創生的優先鄉鎮,「所以我們那時候就開始花一些時間,來了解平溪的狀況。平溪大部分做地方創生,大概都著重在鐵道沿線,與礦業相關的事,老鎮的一些發展。」

「我們也看到,基隆河上游河谷的另外一端就是現在的東勢里,這邊是臺灣最天然、資源環境最好的區域,降雨量最多,物產、生物多樣性最好的地方。」

因緣際會認識了陳易志,汪文豪教授說,自己在臺大生物產業傳播發展學系有兼課,和林下養蜂、做森林蜜事業的陳易志,等於一起共同陪伴成長。

青農與學生的交流。(池農深提供)青農與學生的交流。(池農深提供)

「一個以農業或是生物產業相關傳播為主的科系,我們帶著學生來,全面了解森林養蜂產業的產業鏈,從在地的經營、生態環境的經營,或養蜂產業的協助,還有品牌行銷,來參與協助陳班長。他們願意返鄉投入的這個農民家庭。」

看到青農帶著學生在一排排的蜂箱間視察,諸多感觸浮上心頭。林下養蜂是行政院一個鼓勵青年返鄉的計畫,說起來容易,若沒有像陳易志這樣的家長支持與投入,恐怕也只是一個口號!

青農與學生。(攝影/池農深)青農與學生。(攝影/池農深)

煤鄉人有其獨特對土地的情感與記憶。他們的祖父輩辛勤勞苦的工作與精神從未消散,仍然縈繞在這東勢格的群山中,而他們的記憶創造了生活的座標。(全文完)

——轉載自《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