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脫中入美?臺灣「新東向」重塑臺美韌性供應鏈

臺灣私部門主力推動的「新東向戰略」,目標是藉由美國再工業化與新基建等,打造具韌性的新臺美策略性產業供應鏈。示意圖。(記者陳柏州/攝影)
臺灣私部門主力推動的「新東向戰略」,目標是藉由美國再工業化與新基建等,打造具韌性的新臺美策略性產業供應鏈。示意圖。(記者陳柏州/攝影)

【記者李怡欣/臺北報導】2001年,中共加入WTO後,以廉價勞力、寬鬆環保政策、龐大市場等誘因,強力磁吸外資、竊取複製技術、大搞政商特權,再以國家補貼,打趴美國、韓國、台灣等各國企業競爭力,如今放眼望去,全世界到處都是「中國貨」。

去年底,美官方公布一項研究證明,中共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對美國產業和勞工構成持久性損害,美國對中國逆差越來越大;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拜登政府近期推遲取消川普時代開始的對中關稅,原因是,美國企業受夠中國製造的蠶食鯨吞,紛紛要求國家必須保護本土產業。

台灣私部門主力推動的「新東向戰略」,民間組成新東向全球產學研聯盟協進會,目標是藉由美國再工業化與新基建等,打造具韌性的新台美策略性產業供應鏈。

台灣經濟部次長陳正祺上個月在「台灣全球化的新東向戰略」年度論壇上透露,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7月訪台時,曾經問他「何以中國製造業如此強勢?」他向艾斯培示警「只要美國繼續維持自由貿易,那中國就會一直是贏家」。如今,已看到美國開始反思並架設護欄。

中共對台加大軍事威脅 台商多套劇本因應

外界認為「新東向政策」目的是要與中國產業脫鉤。對此,聯盟發起人之一的ESG世界公民數位治理基金會董事長陳春山澄清,新東向並非抗中,其意義在於「讓台灣成為世界的台灣」。

再者,新南向方興未艾,又來個「新東向」?對此,新東向全球產學研協進會籌備處秘書長陳孝昌也說明,「新東向」目標是帶動台灣產業升級,台美建立合作價值鏈,跟著美國去賺全世界的錢,跟「新南向」政策以分散風險、成本驅動為導向,本質目的不同。

陳正祺在論壇上表示,美國是台灣最大技術來源國(我國從美國技術輸入佔5成以上),美國也是台灣最重要的最終市場。台灣有必要強化與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組成聯盟,這是新東向的理念。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也指出,如果將來兩岸之間有問題的時候,企業必須重新定位市場、生產基地,那麼「新東向」就是解決方案之一。

美中三角貿易 逐漸轉向美直接貿易

過去台灣「西進政策」促使中國成為台灣最大貿易夥伴,台灣企業將技術與人才帶往對岸,成為中國經濟起飛的輸血瓶,卻弱化台灣自身的產業韌性。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執行秘書蕭振榮表示,過去台灣做好零組件送到大陸組裝,賺取中間財的模式,正在漸漸被扭轉。

經濟部統計,今年上半年,美國對台灣出口增加19.4%,美自台進口增28.9%,美對台投資增88.7%,台灣對美投資則增加146.1%。過去,美中台三角貿易已逐漸轉向美台直接貿易,據美國海關統計,2019年、2020年台灣出口美國分別增加18.6%、11.4%,同期中國出口美國減少(-16.2%、-3.6%)。

蕭振榮更在論壇上爆料,美國加強對台經貿合作,美台互動頻頻,不只美州政府、國會議員接力訪台,「除了公開互動,我們跟美國高階官員(私下)互動都持續運作,這也促成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9月首輪談判啟動」。

「缺美金」中小企業跟進赴美

談到台美資本市場對接困境,新東向全球產學研協進會籌備處秘書長陳孝昌坦言,相對於大型上市企業可發公司債到美國設廠,台灣9成都是中小企業,想赴美發展但「缺美金」,向銀行借美金、匯出美金困難,其次,台美未簽署稅法相關條文,課稅標準不一,中小企業在美融資不易,單靠己力赴美難上加難,盼央行放寬對美金匯兌嚴格管制。

納斯達克(Nasdaq)大中華業務發展副總監陳淑敏提到,台美談判缺乏資本市場合作面向,拿台幣投入美國市場,顯然不是好的方法,他建議,應思考打造台灣成為亞洲高科技市場,形塑東半球納斯達克平台。

對此,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認為,台美資本市場合作是雙贏策略,之所以未納入台美雙邊談判機制,可能是此領域對經貿官員來說「太專業、太遙遠」,而這正是新東向大聯盟成立想要達成的功能之一。

AIT:美企清楚中國與台灣供應商差別

P&J SCIENCE GROUP, CEO邱俊榮表示,相較對岸,台灣是美國可信賴夥伴。赴美台企增加更多潛在客戶,除了科技領域,還有次生能源設備服務,或打造「Taiwan Town」內需市場;放眼國際,台商搭著美國一起拓展歐洲、印太市場。

美國在台協會(AIT)商務組副組長謝貝晴表示,美國公司現在對中國供應商與台灣供應商的差別「分得非常清楚」,美企喜歡與台商合作,主要就是因為「信任」,其中乾淨網路、科技、新創、生技都是美國歡迎項目。

中概股退燒 成我新創赴美登板契機

由於中共逐漸增強監控中企海外上市限制,去年起,中資赴美上市計畫喊卡,中概股陸續撤出華爾街交易市場,我國廠商應趁此時機,將台灣新創市場推向國際化。其中,台灣新創具有相當的優勢與潛力。

「我對於台灣未來整體發展感到樂觀」,台灣工研新創協會理事長高繼祖表示,台灣具關鍵技術領先優勢,但礙於過去20年,台商在中國市場發展的「太成功」,以至於缺乏更多國際鏈結,因此,如何把台灣新創力量帶到北美,透過北美資本市場茁壯,在美IPO(首次公開募股),鏈結雙邊優勢,是台灣新創下一步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