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中高齡憂鬱症患者 逾七成未就醫

新研究發現,有高達七成三的中高齡憂鬱症患者沒有就醫。圖為示意圖。(中央社)
新研究發現,有高達七成三的中高齡憂鬱症患者沒有就醫。圖為示意圖。(中央社)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臺灣人口結構快速邁向高齡化,但國衛院12日公布的最新研究發現,有高達七成三中的高齡憂鬱症患者沒有就醫,「就醫率低」是目前臺灣憂鬱症的照護瓶頸。若長者罹患憂鬱症未妥善治療,死亡率和發生衰弱症風險都較一般人高。

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臺灣約有1/10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憂鬱症將成為2030年全球疾病負擔的主要原因。憂鬱症會增加高齡長者罹患衰弱症的風險、增加死亡率、影響其他內外科疾病的預後。如何讓中老年患者即早治療,即早改善此問題,是臺灣社會當今需要重視的議題。

國家衛生研究院12日舉行記者會公布研究成果,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吳其炘醫師研究團隊發現,50歲以上中高齡憂鬱症患者中,僅有27%尋求治療,也就是說有高達73%的長者未就醫,僅11%患者最終獲得有效治療;相較於歐、美、日本等高收入國家,高齡憂鬱症就醫率皆超過四成。

吳其炘表示,過去研究顯示,臺灣憂鬱症盛行率為0.8%至21.2%,但研究團隊針對7,675名50歲以上民眾,進行臺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再透過全民健保資料庫交叉分析,發現其中1,253人罹患憂鬱症,盛行率可達16.3%。

吳其炘說,憂鬱症與心情不好的最大差別,在於症狀持續兩週以上,常見症狀包括心情低落、沒胃口或暴食、睡眠障礙、無精打采、疲倦,認知上則會出現負面想法、難以專心,甚至有自殺念頭。相關研究顯示,憂鬱症患者後續發生衰弱症風險,為一般人的2.6到2.9倍,身體疾病預後也跟著差,死亡率也是一般人的2到3倍,因此憂鬱症患者的照護急需重視。

吳其炘表示,「就醫率低」是目前臺灣憂鬱症的照護瓶頸,近年精神科基層診所、心理諮商服務據點快速增加,86.1%民眾可以在30分鐘內到達,且幾百元就可以求診,負擔相對較低,已經能變成社區化的精神醫療。絕大多數未尋求治療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對憂鬱症的認知不足、不清楚憂鬱症需要治療、或是擔心罹患憂鬱症會被汙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