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人民幣貶破7.3 學者點出兩大原因

圖為人民幣示意圖。(Frederic J. BROWN / AFP)
圖為人民幣示意圖。(Frederic J. BROWN / AFP)

【記者張原彰/臺北報導】美元走強,亞幣破底,中共在20大後,人民幣離岸價與在岸價在25日再創新低。學者提到造成人民幣貶值的兩大原因,除了中共二十大的因素之外,最大的因素是中國出口表現不佳,外資加速撤離所致。

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25日盤中報7.3061,創2007年12月28日以來新低;離岸價在24日貶破7.30關卡,在25日再創新低點,最低至7.365,盤中報7.3424。

新台幣面臨壓力,上週貶破32元整數大關,在25日已闖過32.3元,收盤收在32.319元,重貶9.3分,創逾6年新低。

國立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大任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人民幣貶破7.3跟市場預期沒太大差距,主要反映對中國經濟的疑慮。他說,外界認為中共20大後堅持動態清零,衝擊到中國國內的消費跟生產,對經濟表現帶來不力因素,這是一個原因。

另項因素是,吳大任說,包括美國通膨、聯準會(Fed)年初至今累計升息12碼等全球環境,對美國人消費帶來排擠效應,美國對進口的依賴度高,又以對中國商品的進口最大宗,美國消費下降,中國首當其衝。中國的出口在今年第二季就遭遇挑戰,預計到第四季以後情況會更不好。

吳說,人民幣貶值反映經濟情況,很多以出口為主的產業營收跟獲利受到影響,外資對中國經濟前景抱有疑慮,撤出中國與香港股市,造成美元需求增加,人民幣貶值。

另外,吳說,中共對抗國內房地產問題,並沒有選擇升息,反而是在降息,這使人民幣跟美元利差不斷擴大,對人民幣匯率產生影響。

人民幣貶值對新台幣造成壓力,吳說,台灣出口同樣面臨衰退,過去中國向台灣購買許多零組件,再經過組裝之後賣到美國與歐洲,如今中國購買力萎縮,台灣這些零組件的出口不斷下降。他說,台灣本以面臨外資不斷賣超台股,換回美元的狀態,如今再面對出口表現不佳,增加新台幣貶值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