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中國疫情、戰爭雙害夾擊 專家:臺灣及早因應別害怕

出版社28日為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左1)舉辦新書座談會。(記者賴玟茹/攝影)
出版社28日為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左1)舉辦新書座談會。(記者賴玟茹/攝影)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持續,中央研究院研究員何美鄉28日表示,臺灣位處疫情及戰爭高風險區域,但臺灣人仍要保持「不要害怕」心態,準備好因應,「這是非常重要的」。

出版社28日為何美鄉舉辦「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新冠疫情,人類的奇幻之旅,終結與再出發」新書座談會。

談到新書名稱「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何美鄉表示,這是因為下述種種感受深壓在她的心中,包括臺灣醫界沒經歷過看病卻不知道疾病名稱的經驗,以及過往SARS經驗,當時染疫痊癒的醫學生向她分享,醫學院老師得病時只能以「我得了那個病」訴說。

回顧過往傳染病歷史,許多人因為天花、黑死病等疾病死亡。其中,歐洲殖民者就曾將天花疾病傳播到美洲。何美鄉說,記憶中,有一本書曾提到戰爭跟瘟疫同在,世界有多少戰爭就有多少瘟疫,兩者都讓人類措手不及。

另談到近代全球新興感染症案例,何美鄉表示,新興疾病出現的時間點不同,看起來分散,但是特別是在「中國的東南」地區,禽流感、冠狀病毒疫情相當嚴重。這兩種病毒又是二十世紀「(疾病防治方面)非常重要的」,「臺灣處在一個疫情是個高風險,戰爭也是個高風險(的境地)」。

何美鄉強調,臺灣人只要保持「不要害怕」,疫情若要來,即使感到害怕,疫情仍會來,不如準備好因應方式,「這是非常重要的」。

何美鄉說,Omicron未來不會很嚴重,會進入常規。至於中國2022年持續採取清零、封城的做法,她認為,中國不應該再封城,當初是因為等待疫苗、藥物研發出來,既然已經出來了,就不應再封城。

避開中國封城產生的人權議題不談,她說,歐美人、臺灣人打了疫苗,受到不同病毒感染的歷練,有廣泛的免疫力,而中國就是打了疫苗就沒有感染、不讓感染,這就是中國與世界全體免疫力的差距愈來愈大,也就是免疫負債。

何美鄉說,中國或許會說不封城會死多少人,但是一直封也不正常,且病毒不會消失,就是看有多少、如何傳播而已。她認為,中國採取(清零)政策,這是很不對的狀態。

何美鄉也談到,疫情顯現出臺灣是重要的、華人社會唯一的自由之地,任何執政者都要想辦法維護這件事情,才能夠突顯這座海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