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青少年自殺率逐年增加 民團籲重視親子溝通

家長團體表示,家庭的親子溝通相當重要,不僅能緩解兒少在外承受的壓力,也可避免家庭成為壓力來源。青少年示意圖。(中央社)
家長團體表示,家庭的親子溝通相當重要,不僅能緩解兒少在外承受的壓力,也可避免家庭成為壓力來源。青少年示意圖。(中央社)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諶立中日前指出,青少年的自殺率攀升可能與高樓增加有關,引發熱議。對此,家長團體表示,兒少會面對課業、外在環境等壓力,家庭的「親子溝通」相當重要,這不僅能緩解兒少在外承受的壓力,同時也可避免家庭成為壓力來源。另有家長團體認為,學校應增加專業輔導老師的配比。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CRC)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連兩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討論近五年的兒少發展,18日舉行結論性意見發布記者會。

臺灣青少年的自殺率逐年增加,引發各界關注。諶立中日前在會議中回應青少年自殺率增加的原因,可能與近十年臺灣的高樓增加有關,引發爭議。

18日約10名兒少代表衝上臺,高舉衛福部道歉、召開會議等手板。其中一名代表發言表示,不滿諶立中近日在國際審查會議中的言論去脈絡化,他認為,高樓是自殺手段而非主要原因,諶的言論避重就輕,當時委員是提問結構性因素,是否因教育體制中學生的壓力太大才導致自殺情況發生。

兒少代表也提出三點訴求,包括希望衛福部在現場回應並派代表立即當場道歉,諶立中雖然沒有出席,但希望他之後可以召開記者會道歉;其次,希望諶立中對一再失言負起責任;最後,希望國家重視兒童少年的自殺因素,召開諮詢會議,進行系統性調查。

諶立中18日回應,當天回應審查委員問到國內資料時,只是從數據分析先稍微回應,不是針對整個自殺防治的問題,真正的自殺防治議程排在當天下午,因此他是被斷章取義。

行政院政委林萬億在會議上表示,依衛福部統計兒少自殺原因,排名第一是「壓力」,包括課業等壓力來源,其次依序是感情、家庭及親子關係的衝突及同儕關係等。

心理師:各界應共同面對及努力

對此,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雅羚認為,青少年自殺防治是家長、學校、專業人員與政府政策應該共同嚴肅面對及努力的目標。

國內近五年15~24歲採取衝動自殺方式的自殺死亡占比介於29%~47%。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理事長郭麗安直言,孩童與青少年處於相對弱勢角色,使用的自殺方法大多是資本較低、可近性高。究其原因,青少年所處的環境大多是不脫學校、家庭與同儕,深受學業、家庭氛圍及人際關係影響,若這些環境出現難以解除的慢性壓力源,就會重大影響孩童與青少年的身心。

家長團體籲增專業輔導老師配比

兒童心理健康,家庭也是重要的因素。全國媽媽護家護兒聯盟副祕書長唐仙美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兒少面對許多壓力,不管是課業或外在環境,最終要回歸家庭,因此,「親子溝通」相當重要,這不僅能緩解兒少在外承受的壓力,也能避免家庭成為壓力來源。

家長守護婦幼權益協會理事長魏書珮向《大紀元時報》表示,目前對於兒童自殺議題仍以治療為主,缺乏預防概念,如學校內專業輔導老師配比太少,常常一人就要跑多間學校,或是輔導室人員欠缺專業知識,且須協助學校的行政業務,這也讓提升學生心理健康議題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