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臺灣高山症發生率近4成 專家建議適應海拔後再上山

10月中旬,志工用人力方式將加壓艙背上油婆蘭山屋。(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提供)
10月中旬,志工用人力方式將加壓艙背上油婆蘭山屋。(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提供)

【記者賴玟茹/臺北報導】臺灣高山症發生率近四成,好發於海拔2,500公尺以上高山,前期會出現噁心、食慾不振的症狀,若症狀持續,最後恐致命。擁有豐富經驗的山友分享,高山症與體質、當天身體狀況及上升海拔的速度有關,通常好發於2,500公尺以上高山,建議能先到2,000公尺以上海拔適應習慣後再上山,可以降低高山症發生率。

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15日舉辦公益勸募計畫與感恩志工表揚大會,臺灣所有高山山屋、高海拔旅遊景點及搜救隊設置攜帶型加壓艙(PAC)計畫主持人、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理事長王士豪表示,臺灣高山症發生率為36%,會先出現頭痛、頭暈等急性高山症狀,若沒有及時下降高度,後續可能發展為高海拔腦水腫及高海拔肺水腫,可能6~12小時內就會死亡。不過,這也很好解決,高山症患者僅需「下降海拔」就能夠改善,高山症理論上可以零死亡。

王士豪表示,過去臺灣高山症死亡的案例大多是受到天候及地形因素影響,導致搜救隊難以進入或直升機無法飛行,病患卡在山上下不來,因而失去寶貴生命。因此,該協會展開在各山屋及高山旅遊地點設置加壓艙,病患在現場10分鐘內就能達到下降1,500公尺的效果,高山症狀就能及時緩解。

表揚大會上,該協會也發表一部紀錄短片,記錄10月中旬兩位紀錄者、五位志工歷經三天兩夜將PAC背上油婆蘭山屋的過程及心路歷程。

背上山的PAC裝備,包括裝置桶、架子,及加壓艙本體,總計約16公斤。運送志工之一洪敏雄小姐今年中才剛完成百岳目標,她向《大紀元時報》分享,重量不是疲累的重點,反而是穩住裝置桶的重心才會是需要習慣的地方。她說,若從里程數計算,她大概走1公里就感到很累,男生體力好、腳程快,輪換的時間及距離相對較長。

該過程中,防火巷到油波蘭山屋陡坡路段落差約1,700公尺的「天梯」最艱難。對於為何想接這項任務,洪敏雄說,一方面是因為好奇,因為平常到山屋都會看到加壓槍,也想體驗看看,且這不僅能幫助自己,也是幫助別人,他也想要盡一分自己的力量。

爬山經驗豐富者仍可能會有高山症。洪敏雄表示,高山症與體質、當天身體狀況及上升海拔的速度都有關係,通常好發於2,500公尺以上高山。初學者若想爬高海拔的高山,建議能先到2,000公尺以上海拔適應習慣後再上山,能降低高山症發生率。

洪敏雄舉例,嘉明湖第一個中繼點向陽山屋,海拔高度約2,850公尺,從登山口到向陽山屋路程僅需兩小時,很多人安排行程時,第一天從臺北南下就直接上山屋,等於從平地直接上到那個海拔,這就容易發生高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