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雲嘉屏

黃狂蟻威脅陸蟹生存 墾管處6年防治見成效

墾丁國家公園防治黃狂蟻進行液態餌劑噴灑。(墾管處提供)
墾丁國家公園防治黃狂蟻進行液態餌劑噴灑。(墾管處提供)

【記者簡惠敏/屏東報導】墾丁國家公園是國際知名的陸蟹寶地,因黃狂蟻入侵造成園區陸蟹的生存危機。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經過6年的防治,初步發現香蕉灣地區黃狂蟻族群密度已有下降趨勢,墾管處表示,將持續黃狂蟻防治工作及整體棲地維護。

俗稱黃狂蟻的長腳捷山蟻(Anoplolepis gracilipes)起源於南亞,是惡名昭彰的全球百大入侵生物,它們隨著人類的經濟活動入侵到世界各地並造成嚴重的生態危害。

墾管處自2017年起委託彰化師範大學林宗岐教授團隊在墾丁國家公園進行黃狂蟻調查工作,監測黃狂蟻的族群分布並研擬防治對策,發現黃狂蟻在墾丁國家公園園區內香蕉灣、砂島、湧泉區主要陸蟹分布熱區已出現較高族群數量的分布,部分區域甚至已形成超級群落的現象,大量黃狂蟻攻擊陸蟹,為墾丁陸蟹族群帶來極大威脅。

團隊以液態餌站與人工蟻巢誘引盒進行黃狂蟻的防治作業,針對香蕉灣及港口海岸林,擴大防治範圍與增加餌劑撒佈的頻度,經多年努力,發現在香蕉灣所放置的人工蟻巢誘引盒回收後發現黃狂蟻的比率,由109年的平均35.83%,下降到110年的平均19.44%與111年的平均14.58%。

2022年為提升黃狂蟻防治的效率,團隊增加餌劑撒佈的頻度,從一年4次增加至一年6次,共累積採獲217盒蟻巢、蟻后1,962隻及工蟻約計34萬隻,在餌劑防治作業下,部分地區黃狂蟻的族群密度有下降的趨勢,尤其是香蕉灣地區,超級群落中的工蟻數量有明顯的減少。

另因港口地區當地遊憩活動多,墾管處呼籲社區居民及業者勿將遊憩設施及物品隨意擺放在海岸林地區,以免增加黃狂蟻利用空間及阻礙防治作業;期望透過防治能夠有效控制園區內黃狂蟻的族群密度,減少其對墾丁陸蟹生存的壓力。

墾丁國家公園因黃狂蟻入侵,造成園區陸蟹的生存危機。墾丁國家公園因黃狂蟻入侵,造成園區陸蟹的生存危機。(墾管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