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藝海漫遊

【東瀛采風】春寒料峭 二月初花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標誌著冬盡春始。(123RF)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標誌著冬盡春始。(123RF)

文/脩實
在日本,二月雅稱「如月」,意為:禦寒需加衣。誠然,雖入二月後,春意漸濃,卻又不時春寒料峭,為防禦春寒,不時尚需加衣。

然而,餘寒畢竟擋不住盎然春意,寒冷逐日消退,山地冰雪消融,並展露出嬌嫩的春綠。故此,二月就又有了這般美名:小草生月、華朝、仲春、初花月、梅津早月、令月、麗月等。

2023年2月4日是立春。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標誌著冬盡春始。(至2月19日為第二個節氣「雨水」)

將一年分四季,各季分初、仲、晚,再分別將其劃分出兩個節氣,形成二十四節氣。

值得注意的是:史上在二十四節氣排序時,不是將春分作為一年之始,而是始於立春,止於大寒。

二十四節氣,包括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中氣和節氣相間排列。如今,日本一般對此不作劃分,概稱二十四節氣。室町時代(1338~1573年),明確將立春當作冬春之分的節點,如同迎新年一樣,頗為重視。

二十四節氣雛形產生於殷商,完善於春秋戰國,定型於漢代。在劉安《淮南子》(西漢)中,今日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已一應俱全。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產物,主要反映的是黃河中、下游一帶的氣象及自然狀態。日本原封不動的使用了二十四節氣,故存在些許錯位,不能準確的反映日本的氣象與自然狀況。

日本民俗
自創的節氣

二十四節氣傳至日本的具體年代不詳,最遲在平安時代即已使用。因二十四節氣不能準確反映日本的氣候狀況,因此,為了便於農耕、生活,民間就對二十四節氣做了一些補充,創造出了適合日本氣象、農耕及信仰、習俗的「雜節」來,如「節分」、「彼岸」、「八十八夜」、「入梅」、「半夏生」、「土用」、「二百十日」等。

1873年,日本開始使用西曆,同時也廢除了一些雜節,但是「彼岸」、「節分」等至今尚被傳承、使用。

中國古時,在二十四節氣基礎上,再將每個節氣劃為三候,於是一年就有了七十二候,每候5天。譬如,立春所含的三候為: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

江戶時代,為了更能準確反映日本的自然氣象,便將中國的七十二候加以改造,確立了「本朝七十二候」。如:將中國立春的第二侯「蟄蟲始振」改為「黃鶯睍睆」(黃鶯開始鳴叫)等。

新年更替 撒豆驅鬼

節分是日本自創雜節,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稱作節分,意為季節之分界,一年四次。

古人認為,在節氣、季節尤其是新年更替之際容易產生陰氣邪鬼,因此要舉行儀式,除邪驅鬼。所以,即便今日,每逢立春節分,人們依然要吃一種叫作「惠方卷」的壽司、拋撒炒熟的黃豆等來免災、驅邪。撒豆習俗,也是從中國傳來的。

炒熟的豆子與惠方卷。(123RF)炒熟的豆子與惠方卷。(123RF)

奈良時代,正月裡用桃木劍驅鬼的中國習俗傳至日本。據史料記載,文武天王(683~707年)時代的慶雲3年(706年),首次在宮中舉行了這種儀式。平安時代,在宮中舉行的諸多儀式中,有一項就是撒豆子。江戶時代後,將昔日的桃木劍驅鬼換成撒豆子驅鬼,並在民間普及開來,延續至今。

立春之日,有的人家還要貼上「立春大吉」字符驅邪。這四個字,要寫得工整對稱,正看反看都是「立春大吉」。昔日,將字符貼在糊著窗紙的房門上,鬼進家門後,再回頭看到的還是「立春大吉」,於是就想:這家已經來過了,返回吧……於是這家便平安大吉。

「立春大吉」字符要貼在門的右上方,這是鬼忌諱的東北方位。字符要立春早晨貼,並貼一年,直到來年貼新符時再將舊符換下。

日本建國:紀元節

2月11日是日本建國紀念日。建國紀念日依何而定,各國因歷史、國情不同而依據各異。日本史上雖多內亂、外戰,但始終為單一獨立的國家,且無明確的建國記載。因此,基於日本的歷史與文化,明治5年(1873年),日本政府便將第一代天王即位之日,定為日本建國紀念日。

據《日本書紀》(720年)第三卷記載,「辛酉年春正月、庚辰朔,天王即帝位於橿原宮。」這裡所言天王即神武天王,為天照大神之五世玄孫,於西元前660年1月1日即位。用明治當時使用的格里曆換算,即位日為2月11日,於是日本建國紀念日便據此而定。

《古事記》、《日本書紀》等相關記載,一般被視為神話傳說,抑或神話傳説與史實相雜,但無論據何觀點,從中都可清晰地看到較完整的歷史脈絡與較合理的文化詮釋。據此解讀,神武便是大和民族以人身在人世行人事的第一代天王,而將其即位之日作為建國紀念日,也就順理成章了。

但是,制定當初,是將此日定為日本的紀元,名曰「紀元節」,至昭和23年(1948年),皆為國家祭日。戰後,在聯合軍司令部的干預下,以王室與神道關係過深為由,於昭和22年(1947年)廢止了國家祭日。其後,呼籲恢復「紀元節」的呼聲頗高,於是便將此前的「紀元節」更名為「建國紀念日」,並於昭和41年(1966年)定為日本國民節日。

紀年雙軌制:王紀

目前,世界上一些國家,除通用的西曆紀年外,還有各自的紀年方式。如日本,除西曆外,還用天王元號(亦稱年號)來紀年,施行紀年雙軌制。日本飛鳥時代(592~710年)開始使用元號,最初為「大化」(645~650年),並延續至今日「令和」,凡251個。其中,南北朝時代的「元德」、「建武」、「明德」為蹈襲昔日年號的重複使用。

史上,除了元號紀年外,還有「王紀」紀年。明治5年,日本政府還規定:以神武天王即位的西元前660年作為「王紀」元年,並以此延續。

同年,為了與世界接軌,日本政府也宣布使用西曆/公曆(格里曆)。但公曆真正普及是二戰以後,此前皆用元號和王紀。譬如,查看二戰前日本的對外公文,其日期記載大多並非公曆,而是用王紀與元號。而對國內的文書,一般只使用如明治、大正等元號。雖然昭和時代較多使用過王紀,但戰後以來,王紀漸次從公眾視野消失,只是在史學界、神道等相關人員中依舊被繼承著。依照日本王紀,今年為王紀2683年。

現用的西曆/公曆,是將耶穌誕生之年作為公曆元年,今年即為耶穌誕生2023年。中國也有以黃帝登基(西元前2697年)為元年的黃帝紀元等紀年法,依此紀年,中國今年為黃帝紀元47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