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文明探索

萬惡致癌物or南藥之首?檳榔的奧祕

曾被稱為植物口香糖,為何最後變成惡魔之果?小小的檳榔有何魔力,讓人想戒戒不掉。(《未解之謎》提供)
曾被稱為植物口香糖,為何最後變成惡魔之果?小小的檳榔有何魔力,讓人想戒戒不掉。(《未解之謎》提供)

文/《未解之謎》節目組製作
臺灣人「沒吃過檳榔,也看過檳榔」,咬下它的一瞬間,你感覺天旋地轉,喉嚨像被皮帶勒緊、非常難受,但適應後卻越嚼越「香」,邊嚼邊吐,直到滿口紅似血。檳榔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認定為I類致癌物,世界上卻仍有超過6億人欲罷不能。

檳榔導致口腔癌,臺灣從1997年開始,就將每年的12月3日定為「檳榔防制日」,號召市民不再嚼檳榔。其他國家甚至立法禁止販賣,印度是世界檳榔種植、消費大國,近幾年已有超過80%的地區立法禁止銷售檳榔;巴布亞紐幾內亞從2013年立法禁止銷售和食用檳榔。

即使這樣,全球仍有6億~7億人口經常咀嚼檳榔,因為吃檳榔實在是太「有趣」了,以至於它在悄無聲息中,已經發展成繼尼古丁、酒精和咖啡因之後,世界第四大成癮物,讓人不得不重新關注它對健康的危害了。

印度人吃檳榔:點火吞下

在「開掛的國度」印度,他們會將檳榔用沾有石灰的荖葉包裹,撒上香料、調味品甚至塗上果醬吃下肚,有的攤主還會將檳榔點火後一把塞入食客的嘴裡!不過攤主淡定表示,只要手速快,火苗會在進入口腔的瞬間就熄滅了,所以不會燙到嘴巴。

泰國、緬甸,吃檳榔習慣用荖葉抹上石灰,然後包住檳榔嚼食,有的人還會加入一些菸絲和一些麻、辣、甜、香等不同口味香料增加刺激性。

雖然食用檳榔方法各有不同,但無一例外都使用了「石灰」,它是讓口水變紅的主要原因。它來自珊瑚或貝殼,把它們燃燒後磨成粉,加工成「熟石灰」。檳榔加入「熟石灰」會讓檳榔中的生物鹼,更易被吸收到血液中,讓人產生一種飄飄然的欣快感。

惡魔果實的魔力

檳榔之所以讓全球十分之一的人為之瘋狂,全因「檳榔鹼」作祟。「檳榔鹼」不但能刺激腎上腺素分泌,使人產生興奮感,還能增強神經的耐受性,也就是對同等級的刺激變得不敏感,必須以更大的刺激,才能獲得原來的興奮程度。讓人越來越上癮、越來越欲罷不能。

「檳榔鹼」不僅讓人成癮,也是致癌的元凶。有研究表明,嚼檳榔的人患口腔癌風險是一般人的28倍,若煙、檳、酒來者不拒,口腔癌的患病率更是一般人的123倍!

如果一直嚼檳榔會發生什麼呢?首先,牙齒會變得特別敏感,辣的、酸的、甜的、冰的……很多食物都吃不了,吃進去牙齒就痠得受不了了,甚至連吃香蕉都不行。然後味覺會慢慢減退,吃什麼都沒有味道,最後只能靠吃更多的檳榔來刺激味覺。牙齒也會因吃檳榔的紅色汁液,染得特別黑,一笑就露出了兩排黢黑黢黑的牙齒。

吃檳榔會改變容貌的說法更非虛言!2015年《廣東日報》曾報導過,一個逃犯因吃檳榔吃成櫻桃小嘴,「易容」逃亡13年才被抓的新聞。順德一男子殺人後潛逃了,在逃亡間,擔驚受怕的他終日靠吃檳榔消愁,竟意外發現自己的嘴巴變小了,臉變大了。因此,他就重新捏造了身分,成功逃過了警方的通緝。

但最可怕的是,檳榔讓人在爽歪歪中,一步步走入痛苦的深淵,直到被確診為口腔癌,直到被切除部分舌頭和喉嚨,直到被切除臉盤……

戒不掉的檳榔

禁檳榔如同戒菸一樣困難,臺灣國健署調查,近十年來,檳榔的嚼食率並未顯著改變,嚼食者往往戒除了卻又不斷「捲土重來」。

有一位口腔癌患者,在切除癌病變組織後,仍持續吃檳榔。理由是工作時間長,需要提神,如果不吃就覺得哪裡怪怪的,感到很累很疲倦,晚上卻無法入睡,因睡眠障礙導致白天精神差,於是嚼檳榔嚼得更起勁了,最後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連憂鬱症、焦慮症與躁鬱都來了。另一個禁吃檳榔的絆腳石,就是它的價格實在是太低廉了。

古人:檳榔是四大南藥之首

但在幾千年前的古代,檳榔並非「萬惡的致癌物」,檳榔乃四大南藥之首!《本草綱目》記載,檳榔可以「療諸瘧,禦瘴癘」,也就是「辟除瘴氣」,因為中國古代的南方地區,瘴氣盛行,一旦患病就命不久矣,因此檳榔常被用作辟除瘴氣。同時檳榔還有消積、殺蟲、下氣、行水的功效,也可以幫助人們消食,驅蟲,至今海南人仍保留食用檳榔花熬的湯,殺蟲、祛病的習慣。

一些國家還賦予了檳榔文化上的意義。在泰國、印尼和菲律賓嚼食檳榔有4千年以上的歷史。從古代起,在印度和斯里蘭卡,就有皇室成員用檳榔來清新口氣和放鬆身心,為了方便隨時可以吃到檳榔,國王還有專門的侍從隨身攜帶裝檳榔的盒子呢。

在越南,檳榔和荖葉是愛情和婚姻的重要象徵,在越南語中,歷史上的「檳榔」這個詞(chuyện trầu cau)曾是「婚姻」的同義詞。吃檳榔是新郎的父母和新娘的父母之間,談起年輕夫婦婚姻的開始。所以在越南的婚禮上,檳榔會被隆重的使用。

小小的檳榔承載人們悠久的傳統民俗,從藥物到蘊含美好願景的信物,然而一旦上癮反成危害,真是值得人們警醒。◇

※吃檳榔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