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高教人才斷層 立委籲改革待遇與退休制度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13日應邀列席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記者林仕傑/攝影)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13日應邀列席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記者林仕傑/攝影)

【記者林紫馨/臺北報導】受少子化影響,大學高教招生出現大量缺額,不但高教缺學生,高教人才退休及薪資偏低,也引發高教師源缺乏危機。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表示,臺灣學生就讀博士班意願低,其中一大原因是就讀期間獎補助偏低,每月平均僅約新臺幣2萬多元,並主張調高博士生獎補助金、拉近與業界薪資的差距。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13日邀請教育部、中研院長就「解決高教人才斷層危機 如何塑造合理高教人才退休機制」進行專題報告。

立委張其祿表示,自《產學創新條例》通過之後,各大學院校都有機會可以設立半導體學院、國際金融學院;近期台積電等頂尖企業攬才,直接開缺逾6千人,張其祿說,只要碩士畢業的工程師年薪就上看200萬元,比一般約35歲博士畢業、擔任公立大學初任助理教授年薪100多萬元來得高。

張其祿直言,科技相關科系的碩士畢業生,在年紀及機會成本考量下,可能會選擇投入業界累積經歷及財富,要完成博士學程取得學位、約35歲才能擔任教職的選項便失去誘因,各大學系統半導體學院、國際金融學院招募新生代師資出現困難。

張其祿表示,若將35歲才能入行的大學教授,與24歲就能就業的國中小教師相比,其終生年所得可能差了1千多萬元,臺灣高教教授薪資結構與退休待遇若持續惡化,將來真的能找到好人才投入高教體系嗎?他呼籲,政府應進行整體教育人才待遇與退休制度的補正,以挽救高教人才斷層危機。

近5年大專專任教職少3千名

立委楊瓊瓔、鄭正鈐等人則提到,不只是薪資偏低,臺灣受到少子女化影響,大專專任教職在2017年到2022年間,減少約3千名。另外,臺灣50歲以上專任教師占比已達六成,相比於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平均為四成左右,臺灣明顯面臨人才斷層的危機。

針對臺灣高教現況,廖俊智分析,可從三個面向討論,包括就讀博士班誘因偏低、高教科研人才待遇偏低、退休所得偏低。博士生可獲得的獎補助金從新臺幣0至4萬元不等,粗估平均值約2萬餘元。許多學生也考量,畢業後的就業市場及薪資不具吸引力,因此不願攻讀博士,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調高博士生獎補助金。

對此,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表示,針對博士生的獎補助金,教育部已在做一些檢討,看未來能否在相關預算協助,會在3個月內向立法院提出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