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詐騙猖獗因罰太輕?學者:關鍵在道德

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5日公布「蔡政府打擊詐騙,人民有感嗎?」最新民意調查結果。(記者林紫馨/攝影)
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5日公布「蔡政府打擊詐騙,人民有感嗎?」最新民意調查結果。(記者林紫馨/攝影)

【記者林紫馨/臺北報導】臺灣詐騙案頻傳,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5日公布一項民調,有53%民眾不滿意政府打擊詐騙表現,此外,有82%民眾認為現有法律對詐騙犯的處罰太輕。學者認為,不管刑罰再怎麼重,都會有人鋌而走險繼續詐騙,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心、人的道德價值觀以及貪念,因此在適度加重法令的同時,也應做更多社會、家庭教育。

為了解民眾對於打擊詐騙表現的看法,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日前進行民調,5日公布調查結果。草根影響力基金會民調召集人顏永森說明,有53%民眾不滿意政府打擊詐騙的表現,27%滿意,20%沒意見。

民調也顯示,67%民眾認為政府加強打擊詐騙會有助減少詐騙案件;72%民眾同意詐騙犯罪氾濫會造成國安問題;82%民眾認為臺灣現有法律對詐騙犯的刑責太輕;88%民眾認為加重法律刑責,對減少臺灣詐騙案件有幫助。

顏永森認為,政府應分析過去被詐騙過的民眾,有哪些族群最容易受詐騙,再針對這些族群提供防範措施,避免亂槍打鳥式的宣導;此外,也應該研擬更嚴格的刑責,以達到嚇阻目的。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教授鄭瑞隆表示,臺灣的詐騙案件數、金額逐年攀升,代表詐騙集團獲利龐大,風險卻相對低。有許多年輕族群不了解法律,認為用比較狡猾的技術、想法就能快速致富,因而投入詐騙行列。這對年輕人的價值觀、社會的穩定性、未來人生的發展,以及身體健康等,都可能產生嚴重危害,因此政府一定要審慎面對。

對於目前詐騙的刑罰是否足夠,鄭瑞隆提到,若民眾認為太輕,應該可以適當加重罰則,「可是再怎麼重,都會有人鋌而走險,其中最大的問題是人心、人的道德價值觀,還有貪念。其實不管是詐騙者還是被詐騙者,很多時候都是貪念作祟,貪圖不勞而獲。」

鄭瑞隆指出,除了加重刑責外,應同時加強社會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此外,對於再犯者,可考慮用監護處分的方式,進行強制治療、做職業安排。

數位部應成打詐主責單位

銘傳大學犯罪防治系副教授王伯頎則表示,在詐騙手段日新月異下,政府的防詐法令有如「騎U-Bike追高鐵」,以前詐騙還要講電話,現在只要透過文字、簡訊,連講話都省了。他認為,數位發展部應作為主責單位,事權統一才是政府治理的王道。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左正東則說,打擊詐騙是「全民有感」的議題,遺憾的是政府雖成立「打詐國家隊」,但究竟該由哪一個單位主責,仍沒能弄清楚。他也認為,數位發展部應扛下更大責任,在網路平臺管制措施上,有更積極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