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人物特寫

「放生」教育 臺裔女孩的不凡人生

來自高雄書香之家的莊慧敏。(受訪者提供)
來自高雄書香之家的莊慧敏。(受訪者提供)

文/記者曾蓮
40年前,來自高雄的書香之家,攜帶4個未成年的子女,投資移民阿根廷。半年後,因經濟問題,夫妻倆選擇返臺工作,將完全不懂西班牙語的孩子們留在陌生國家,獨立生存。在長途電話通訊相當於一個星期生活開銷的年代,這群8~15歲的孩子們如何獨自生活?家中排行老三的莊慧敏10歲起負責採購、計算經費,12歲時開始成為自家雜貨店的「老闆娘」。因為擁有不平凡的父母,成就其後半輩子的傳奇人生。

莊慧敏10歲時到阿根廷。(受訪者提供)莊慧敏10歲時到阿根廷。(受訪者提供)

莊慧敏(Huey-min Chuang)在臺灣、阿根廷度過童年,來美國讀高中和大學,又曾留學德國、西班牙,獲得經濟、國際關係、西班牙比較文學3個學位。當年她於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畢業後,就被摩根大通(JP Morgan)錄取做投行,進入華爾街工作,年薪超過10萬美元。不到24歲的她,以哥倫比亞政府投資案,獲得「國際金融評論」(International Financing Review)年度最佳交易團隊大獎。在金融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她,曾榮獲多個商業獎項,沒想到自己還能拿起幾十年沒有握過的畫筆,創作出多幅作品開辦展覽,甚至冠上了「藝術家」的名銜。

敢於放手的另類教育

莊慧敏的父母都是老師,對教育有自己一套獨到的心得。莊慧敏回憶,在臺灣生活的時候,家中四個孩子就要按照家務工作表,輪流負責洗碗、幫忙煮飯等。她印象最深的是,自己5、6歲時,父母開啟「超級生活」實驗:夫妻倆離家探險一個月,獨留孩子在家獨立生活。週末時,阿公、阿嬤會來看看他們,確認他們的安全。就這樣,「當爸媽回來後,看我們完好無恙,自覺教育成果不錯。」

沒想到這僅僅是一個開端,接下來有更大的考驗等待著四個孩子。

一家人初到阿根廷。(受訪者提供)一家人初到阿根廷。(受訪者提供)

八十年代,年輕的父母懷著追夢的心,舉家前往阿根廷首都Buenos Aires,展開新生活。莊慧敏說,當時大哥15歲、大姐13歲、二姐10歲,小妹才八歲半。不料,阿根廷當時通貨膨脹嚴重,一家人落地後才發現一切並非自己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在陌生的環境中賺錢養家頗為困難,語言不通更是難題。在當地生活半年後,莊慧敏父親決定提前回臺灣工作賺錢。不久之後,其母親又跟著父親腳步,回臺灣開幼稚園。四個孩子再一次面對父母不在身邊的生活。

12歲經營雜貨店

莊慧敏說,「在父母離開之前,跟我們約定每天都要報告生活作息,且得到他們的批准。隨後,訓練我們分配家事,比如:我是負責管帳的,為了添購家中生活用品,我會去比價,雖然很不喜歡做這樣的事情,但是如果不做就沒有東西吃,硬著頭皮也要做。這樣的生活報告,我們一個月要提交一次。」

1980年代,在阿根廷經營雜貨店。(受訪者提供)80年代莊媽媽(後右)與三個女兒一起經營雜貨店。(受訪者提供)

回憶父母的另類監管方法,兒時還不太理解父母「狠心」撇下子女離開的原因,如今回頭看這段經歷,或許就是為她後來讀書、工作打下了獨立的基礎,畢竟「當時我們什麼事情都要自己想辦法解決。」

三年後,因為哥哥要去美國念大學,莊媽媽便飛到阿根廷照顧三個女兒。當時12歲的莊慧敏向媽媽提議開一間雜貨店,「我下課後就要去看店,但工作不是最辛苦的,最讓人恐慌的是通貨膨脹!」年紀輕輕的她,開始處理複雜的經濟問題:「我們一賣出東西就馬上把現金換成美金,如果不換的話就會貶值。我們入貨的價錢一天比一天高,如果兩、三天沒有賣出去,就會虧本,商品價格標籤根本來不及換。我就嘗到虧本的滋味,補貨時發現,進貨價比賣出去的價格還高。」

當12、13歲,別的孩子過著歡樂童年時,她已經在跟各種商品與鈔票打交道。原以為開店可以幫家裡貼補家用,卻成了沉重的負擔。一年後,母親決定將店鋪出租,自己飛回臺灣工作賺錢養家。

從目不識丁到語言達人

來到阿根廷之初,莊慧敏從臺灣的小學四年級,直接升讀六年級,但「那時我對西班牙語一竅不通,還要跳級上學。」於是,首次考試,她被老師特准攜帶字典進入考場,滿分10分的考試她只拿了0.5分,老師給她的評價是「hard work」(很努力),她當時就下決心要一步步向上爬,一個個單詞背下來,又請身邊的同學幫忙修改作文,終於她一分分的進步,用了兩年的時間,從班上成績最差的學生變成第一名。

15歲那年,當她逐漸適應阿根廷的生活後,被父親要求「換跑道」:「你也去美國吧!」她當時百般不情願。

1990年代,全家合照。(受訪者提供)1990年代,全家合照。(受訪者提供)

初到美國念高中,入學時,校長笑話她的英文,看著她的自然捲「爆炸頭」,還建議她不如去讀髮型設計,又提議她先去學語言課程後,再來學主流課程。校長的態度令她感到不平:「不如給我六個月時間,看看我的表現再說,如果我不能讓您滿意,我再轉去對面學校讀書。」

六個月後,她的成績令校長刮目相看,甚至不敢承認早前說過的話。兩年後,慧敏已經躋身優秀學生行列,以全校第一名的身分畢業,被保送到布朗大學讀書。期間,她到德國的銀行實習一年,學習德語,「我覺得學語言都要有環境的,在當地學習和工作是最好的方式!」

如今,莊慧敏掌握了八種語言,包括:西班牙語、英文、德文、義大利文、法語、加泰隆尼亞語(Catalan)、中文和臺語。談起學語言的經歷,她相信這一切與自己獨特的生活環境和不服輸的性格有關。她鼓勵年輕人,要珍惜身邊磨練自己的機會,遇到困難不要退縮,迎難而上,努力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莊慧敏與母親。(受訪者提供)莊慧敏與母親。(受訪者提供)

在莊慧敏讀大學期間,50歲的母親也在相隔多年後,到美國做「追夢人」:「我媽其實已經研究所畢業,做了老師很多年,但她到布朗大學附近的羅德島學院(Rhode Island College)讀藝術系。」莊媽媽的心態十分年輕,常常跟大學18、19歲的同學一同出去郊遊,還問女兒要不要一同前去。莊慧敏對她的堅毅感到欽佩,能夠在年過半百再進入校園,重新開始學習新事物,對她而言也是一種激勵:「我就想我媽媽都在讀大學了,我也不能輸呀!」

22歲步入華爾街投行

「大學畢業後,原本我有機會留在德國工作,但我考慮到有機會的話,我想去華爾街的投資銀行試試,他們有最好也是最嚴格的培訓,要求很高,進去非常難,薪水高,壓力也很大。進入其中可以接觸到許多主流社會的成功人士、投資大公司的客戶。」莊慧敏過五關斬六將,年僅22歲,便通過三個月的培訓,憑著語言天分,找到了做西班牙語市場的機會,年薪超過10萬美元。

在華爾街投行工作的日子,她每週要工作100多個小時,早出晚歸,幾乎沒有自己的休閒時間,公司內會準備餐點,甚至有專職醫生,員工下班後有車子接送。慧敏對那段瘋狂工作的時光心有餘悸,但她仍感恩有這樣的機會讓自己快速成長。

脫下光環 尋覓人生意義

在華爾街投行工作三年後,莊慧敏得到一個到西班牙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一開始選擇念西班牙比較文學,但課程有95%是用加泰隆尼亞語(Catalan),對她來說是一種新的語言,後來轉讀較熟悉的工商管理領域。畢業後,她並沒有回到華爾街工作,反覆在心中尋覓:「我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為了追逐名利嗎?除了幫助富人賺更多的錢以外,還有沒有更值得做的事呢?」

母親(中)在美國大學畢業。(受訪者提供)母親(中)在美國大學畢業。(受訪者提供)

莊慧敏放棄了華爾街的高薪厚職,來到華埠的一個非營利商業組織做顧問,協助小企業主與難民在紐約找尋商機。「這份工作對我來說真是重新開始,辦公室的環境都是天與地的差別,我個人的生活品質也跌了一大截,已經租不起房子,要跟其他人合租擠在小公寓裡。但是我相信這特別有意義,可以幫助到一些平凡的人,成就他們的夢想。」在華埠工作的五年半,工資比華爾街少了七成,生活也辛苦很多,但她感覺到了快樂:「幫助人的快樂,是讓我堅持下來的動力!」

莊慧敏在沃克奧斯博物館舉辦畫展。(攝影/曾蓮)莊慧敏在沃克奧斯博物館舉辦畫展。(攝影/曾蓮)

2001年九一一事件發生後,莊慧敏進入紐約州政府部門工作,負責紐約州規劃各項產業政策與活動,這份工作持續至今。2004年,她和夥伴創立公立特許學校Bronx Global Learning Institute for Girls,招收家庭收入在貧困線以下的女孩,提供免費的西語和英語教育,並設有音樂、舞蹈課程,學校正是2017年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之紀錄短片《喬的小提琴》(Joe's Violin)的原型。她提及,參與學校的工作源自她的移民家庭背景:「我小時候讀書很辛苦,在求學過程中因為我的語言問題遭到拒絕,要自己很努力才有機會讀書,我就希望有這樣一所學校可以幫助到那些有天分的女孩,發掘她們的能力,我覺得很有意義。」

中年開啟藝術生涯

2019年席捲世界的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工作方式,莊慧敏亦如此,這段期間她培養了新的興趣——畫畫。

「我的媽媽是藝術家,但其實我從來沒想過我也會涉足藝術。媽媽去世前留下畫筆和顏料,如今看來是那樣珍貴。在母親去世十年後,我開始嘗試用馬克筆畫黑白畫,那是2021年,全世界都好像停頓了一樣,我們哪裡都去不了,我想畫一幅畫紀念我的母親。」慧敏在畫畫時,感覺到平靜與釋然,於是開始了創作之路。

莊慧敏聆聽Meiji的故事後,特別為她創作了一幅畫,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並鼓勵她繼續堅強。(受訪者提供)莊慧敏聆聽Meiji的故事後,特別為她創作了一幅畫,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並鼓勵她繼續堅強。(受訪者提供)

在沃克奧斯博物館舉辦畫展時,她遇到一位年輕的觀眾Meiji,這個女孩被她的一幅圓月畫作感動落淚:「看著這幅畫,我想起了我奶奶,她已經去世了,我的童年都是她在照顧我,但我相信我們都在同一月下。我還想起童年時,我的父母因在中國大陸修煉法輪功而被警察抓走,我也是這樣望著窗外的月光,盼望著父母早日回來。」在另一個月圓的日子,慧敏望著窗外的月光和搖曳的櫻花樹,創作了一幅畫送給Meiji,讚賞Meiji和家人堅持信仰的勇氣,這段畫展的奇遇也讓她再一次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對還在世上家人的珍視。

很少向父親表達愛意和敬意的她,在近期的一次通話中跟父親說:「爸爸,謝謝您,您辛苦了!」83歲的老父感動不已,在亞洲文化中,的確少有家人之間會將感謝和愛掛在口中。她亦希望透過自己的故事,鼓勵更多的人用積極的心態面對人生中風浪,不要忽視身邊的家人朋友,保持善良繼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