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生命詠嘆調】捷成鐵馬店

——洪金聚先生(1946年次,芳中村人)

洪金聚先生。(沙山懷若提供)
洪金聚先生。(沙山懷若提供)

文/耆老口述、沙山懷若 記錄
——洪金聚先生(1946年次,芳中村人)

當年的五月初一李大先( 李舵先師 )誕辰時,我們這裡非常熱鬧。有一年,一位溪州的鐵馬師傅來到芳苑看熱鬧,發現這裡的人那麼多,鐵馬也那麼多,但是卻沒有人修理鐵馬,於是就跟我們承租店面,做腳踏車生意。

沒料到,他做沒多久,他的太太就過世了。結果他就打算將這間店面收起來,要回溪州去了,店裡的修理腳踏車工具跟材料,就商請我阿公(洪水勇,1885年次)頂下來做,我阿公猶豫的說:「這阮是外行的,阮袂曉的。」那個溪州的師傅就指著我父親跟我阿公說:「恁少年仔會曉的,無問題。」那時候阮阿公才勉強接下來。

我父親(洪堯舜,1906年次、肖蛇)當時頂下腳踏車店面時才16歲,約在昭和8年(1933年),當初店裡的生意大多是我父親在做。這間店號的由來,照我阿嬤說法,阮祖仔的名字叫做「光捷」,於是就用這個「捷」字,再加上「成」字,就是「捷成」這個店號。

當時沒有機車,也沒有公共汽車,除了騎腳踏車之外,就是走路,或是坐牛車,那時候騎鐵馬算是高級的。我父親剛接手時,還沒有雙臺腳踏車,到了後來才有雙臺的,雙臺腳踏車很適合載貨,所以一些做生意的很喜歡買。在民國60年之前,一輛雙臺腳踏車的價格大約在1千多元,那時候一分地才幾千塊。

當時的腳踏車是用腳煞車的,也就是前踏往前,後踏就煞車,那類型的腳踏車更難修理,可是我父親的修理功夫很不錯,所以連二林等地區載菜的、載貨的,也會到我們這裡來修理。

我父親到57歲過世時,前後總共修理了42年。我父親做的腳踏車特別好騎,別人都跟不上。那時候我們這裡有一個人叫做火樹仔(綽號),他騎腳踏車載貨物去嘉義賣,那裡的人試騎那輛腳踏車,覺得很滿意,就將它買下來,火樹仔回來之後,再買一臺新的。

那時候客人所需要的腳踏車,我父親將最好的零件都用上,不會偷工減料,所以客人騎出去,特別是做生意的,都很少壞掉顧路的。

洪金聚及已經歇業的捷成鐵馬店。(沙山懷若提供)洪金聚及已經歇業的捷成鐵馬店。(沙山懷若提供)

當時我讀國小時,有空時都會在店裡幫忙;到了讀初中的時候,放學在家也都會協助;民國50年初中畢業後,就完全待在這間店裡修理,那時候我跟我父親一起做,生意非常好,做都做不完。期間去當兵2年,民國58年初退伍回來,也在家裡做。到了民國62年,我父親往生後,我就一肩挑起來自己做了。

當時生意很好,我大約早上6、7點就開始做,時常都做到晚上很晚才休息。有一次,我做到晚上11點多,收工後,去浴室打算要洗澡,衣服脫下來後,竟然就睡著了,「阮牽仔」(我太太)在房間裡醒來看不到我,就來到浴室,看到我這副模樣,還嚇了一大跳。

大致上說來,民國70年以前生意較好,因為70左右不必打檔的機車生產後,腳踏車的生意就變差了。當時我就想要外出打拚,但是被我阿嬤擋下來。

我是芳苑國校13屆,畢業後考上北斗初中,當時是坐公車通勤,在民國47年到50年初中的期間,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6點多就坐公車到二林,再換車到北斗上課。記得我北斗初中也是十三屆畢業的,初中畢業後,是很想再考,可是店裡生意好,需要人手幫忙,也因為我是長子,家庭不允許再升學。

民國56年我當憲兵,訓練中心在泰山四個月,下部隊在陽明山竹子湖憲兵隊,民國58年2月上兵退伍。

民國60年結婚,是別人介紹的,因為我整天都在店裡工作,也沒得交女孩子。

民國70年左右,我加入義消,總共做了二十幾年。我做義消都有個責任感,發生火警時,就算我的工作很忙,也會先放下工作,然後交代我阿嬤坐在店裡顧店。當時的消防隊還在警察局旁,當打火車來到我店門前,我就攔下跳上車。後來消防隊遷移到衛生所後面,有火警時,我也會自己開車追出去。因為有這份責任感,所以當時雖然比我資深的義消很多,但是我卻升為幹事。

像我在芳苑這裡還可以生活,如果是我的孩子就沒辦法了,這項生意現在也不算好,給上了年紀的人「罔度」還可以,少年仔如果只是做這項生意,收入是沒辦法應付支出的。

在芳苑待了大半輩子,我是有點怨天尤人。尤其我太太車禍往生這件事,給我打擊非常大。像腳踏車生意,芳苑是沒人做,有一些老歲仔也勸我再做啦!給這些老年人比較方便,但是我就跟他們說,天公不作主啦!那個人若是沒過世,我還會做下去,現在那個人沒了,我就不想做了。◇

更多文章,請掃描臺灣大紀元電子報:
https://www.epochtimes.com.tw/author/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