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科技要聞

首屆臺美科技合作會議 吳政忠:將評估在美設IC人才基地

首屆臺美科技合作會議25日落幕,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中)表示,預計下次會議將於1、2年內由美方主辦,另也研擬赴美設立IC設計人才培育與交流的前進基地。(國科會提供)
首屆臺美科技合作會議25日落幕,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中)表示,預計下次會議將於1、2年內由美方主辦,另也研擬赴美設立IC設計人才培育與交流的前進基地。(國科會提供)

【記者侯駿霖/臺北報導】首屆臺美科技合作會議25日落幕,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過去雙方合作都是各部會單獨洽接,這次聯合中研院、經濟部、交通部、衛福部等單位,可謂國家層次的科技協作會議,預計下次會議將於1、2年內由美方主辦;針對IC設計人才培育與交流的前進基地,國科會也研議在美設點。

吳政忠表示,美國IC計立實力全球最強,占比高達60%至70%,臺灣僅占18%,未來臺灣應進一步往IC設計布局,過去曾提到在歐洲設立人才的前進基地,目前考慮在捷克落點,而國科會也研議在美國設點,以促進IC設計人才交流。

吳政忠指出,不少美方官員親身來臺參與會議,認為應邀請其他更高官員赴臺觀摩科學園區、災防中心、工研院等機構;臺灣的民生公共物聯網以大數據、物聯網與AI技術為基礎,針對地震、水資源、空氣品質、防救災4大領域,推動更深入的數位治理,讓美方官員認為要發展這方面的計畫。

國科會表示,這次臺美對話達成多項具體共識,除了持續推動並擴大半導體、環境模擬研究合作外,雙方將提高「癌症登月計畫2.0」計畫目標,鎖定本土重大癌症,在未來25年內,將癌症死亡率降低50%,由5萬人降至2.5萬人。

另美方也鼓勵臺灣醫藥供應鏈進入美國市場,目前美國著重發展疫苗及精準醫療,值得臺灣學習與精進,而臺灣多元的生物資料庫讓美國備感興趣,但資料共享部分還在研議,因為考量資訊安全,臺灣有境外威脅面臨比美國更大挑戰。

至於大氣環境方面,美國使用最新科技可以有效提升海洋相關監測能力、預防環境災害衝擊並減少災損,臺灣除了強化環境觀測,將擴大警訊傳播機制、優化人工智慧(AI)學習方法。

此次臺美科技對話於5月18日至25日陸續聯合舉辦7場主題科技研討會,分別聚焦AI智慧聯網、生醫-腦科技、生醫-癌症研究、生醫-智慧醫療、大氣環境科技、半導體、資通安全等國家重點科研領域,參與研討會人數近400名,包括近40位由美國來臺的學者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