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因應中共經濟脅迫 民團籲組「民主防衛型貿易協定」

針對中國大陸對我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案,陸委會26日報告指出,政府立場是在WTO 架構下,與陸方進行磋商
中共日前對臺發動貿易壁壘調查,波及產品達2‚455項。民團建議民主國家應共同建立「民主防衛型貿易協定」,來因應中共的經濟脅迫。(中央社資料照)

【記者吳旻洲/臺北報導】中共日前對臺發動貿易壁壘調查,波及產品達2455項。民團「經濟民主連合」1日警告,中共對臺發動貿易壁壘調查,真實戰略企圖是要完成「兩岸經濟一體化」,待明年親中候選人當選總統後便將展開,建議民主國家應共同建立「民主防衛型貿易協定」,來因應中共的經濟脅迫。

中共商務部4月12日公告,將針對臺灣2455項產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類型涵蓋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等。公告還提到,調查應該會在今年10月12日前結束,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明年1月12日,長達9個月。

由於2024年1月12日正好是臺灣總統大選前夕,不少分析認為,中共此舉有「以商逼政」影響臺灣選舉的意圖。

經濟民主連合與德國「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在臺辦事處(FNF),1日舉辦「中國的經濟脅迫與民主國家的因應」國際研討會。

經民連研究員歐栩韶表示,近期剛落幕的七大工業國組織(G7),會議將經濟安全設定為會議討論主軸,更共同提出了「對抗經濟脅迫協調平臺」的倡議內容;許多國際政要也紛紛公開表示,中共極權擴張野心,已經對民主國家及區域和平構成威脅。

她表示,臺灣身為WTO會員國之一,尊重各國市場開放、平等貿易的概念。但若有極權國家以貿易手段,對另一國進行封鎖、脅迫,以達自己政治上目的,此時民主國家應該團結起來,對受脅迫的國家及受脅迫的產品提供一個互助機制及防護網。

她進一步說明,當確認極權國家對特定貨品或服務的限制進口或出口,是出於經濟脅迫打擊民主,並追求其政治利益時,由各民主國家對該項產品或服務,啓動反向的強化採購或強化供應的互助方案。這個互助體制,可稱為「民主防衛型貿易協定」。

她以臺灣鳳梨、澳洲紅酒遭中共政治性禁止為例,日本、立陶宛等民主國家都紛紛出手援助。可預期中共、俄羅斯的貿易脅迫手段會越趨頻繁及普遍,民主國家更應該做好準備,研議如何將個別的善行及政治人物的呼籲,轉換為民主國家之間的互助體制。

中共對臺貿易壁壘調查 企圖完成「兩岸經濟一體化」

針對中共近期對臺發動貿易壁壘調查,歐栩韶表示,經分析中共的真實戰略企圖是要完成「兩岸經濟一體化」。如果臺灣明年總統大選結果是親中候選人當選,該貿易避壘調查要作球給親中派新總統,作為重啟服貿、貨貿談判,與中共完成ECFA後續談判的正當性藉口。

她研判,如果是民進黨候選人當選總統,中共會先以臺灣限制3000多項中國農工產品進口、違反WTO規則為藉口,操縱對臺貿易制裁,禁止部分臺灣產品進口。然後再以「區別對待」方式,扶植中共在臺代理人與「代理人政府」,企圖架空臺灣民選政府的統治正當性。

她研判,中共近來祭出大量限制臺灣食品進口、貿易壁壘調查,目的是中共採取讓利策略不成功後,取而代之改採打擊臺灣經濟的新策略。也就是如果臺灣不願意與中國進一步整合成一體化的經濟關係,對中國形成徹底的依賴,那麼中共就轉以懲罰的方式來達成目的。

她表示,中共未來對臺祭出的貿易政策,不再是降關稅、零關稅的利誘,而是提高關稅或禁止進口的打擊與脅迫,而且會擴大打擊與脅迫的規模, 以遂行中共設定的政治目的。

不過歐栩韶強調,研判中共不會永遠執行這樣的策略,也不會對所有來自臺灣的產品進行普遍性的制裁,而是針對性的。因為中共非常清楚,唯有透過臺灣與中國經濟高度整合,讓臺灣高度依賴中國的經貿、徹底失去經濟自主性,臺灣才可能在政治上投降,中共便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她以2016年民進黨政府上臺為例,中共涉臺單位原本就有操縱中國旅遊團,以及採購團只進「藍八縣」國民黨地方執政八縣市之議。未來甚至可能操縱「拿統促黨或統戰團體的檢驗證明」,就可以解除臺灣貨物輸往中國的禁令。

歐栩韶強調,臺灣是主權國家,若有任何地方政府、個人或組織配合中共對臺貿易管制所進行的區別待遇,無論是「原則管制」或「例外豁免」,均是協助中共在臺灣行使公權力,意圖使臺灣從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架空我國,此等行為應列為外患叛國罪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