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私立大學 學費年補貼3.5萬 高中職免學費 113年上路

圖為私立世新大學校門口。(中央社)
圖為私立世新大學校門口。(中央社)

【記者張原彰、林紫馨/臺北報導】副總統賴清德日前指出,政府應縮短公私立大學學費差距,行政院也在29日拍板通過〈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及其配套措施方案〉。教育部說,新制明年2月上路,預計63.4萬名學生受惠;不過在野黨認為應增設排富條款,同時加速行政流程,盡速送至立法院審議。專家認為,政策值得肯定,但只補助學生,學校沒得到實質幫助,恐無法提升辦學品質。

行政院會通過教育部報告的〈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及其配套措施方案〉,政府將補助私立大專院校學士班(含五專後兩年)學生,每年減免學雜費3.5萬元。

年收入70萬~90萬 也獲弱勢補助

另外,還包含三項配套措施:第一、加碼補助大專經濟弱勢生學雜費,原先家庭年所得在70萬元以下的學生,定額減免學雜費2萬元,同時擴大補助範圍,新增家庭年所得70萬至90萬元者,定額減免學雜費1.5萬元。

第二、原先高中職就有部分免學費,這次方案將普通科、綜合高中學術學程二、三年級,且家庭年所得148萬元以上學生,全面納入免學費範圍,等同高中職學費全免。

第三則是精進就學貸款及還款措施,放寬申貸門檻與利息減免。

教育部部長潘文忠表示,公私立大專院校學費差距每年平均為5萬元,後經分析背景資料發現,就讀私立大專院校學生占2/3,以及領取弱勢就學補助的學生將近八成皆讀私立學校,因此經過跨部會評估,並考量財政情況下,定案補助3.5萬元,等同補助七成差距。

政院:盼學生選校系 不受限經濟壓力

行政院說,相關政策所需經費約219億元,將從正在籌編的113年度預算中編列,不會排擠到原有的高教預算,未來也會常態性編列。潘文忠也強調,這次政策是由總統、行政院跨部會整體衡酌;219億元是外加經費,不會排擠現有的教育預算。

行政院長陳建仁說,本次方案全面落實高中高職免學費,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學費補助,希望每個孩子都能不受限於經濟壓力,選擇自己喜愛的學校和科系。

臺中市長盧秀燕出席該場記者會時表示,臺中市政府全力支持,也建議行政院長可以找機會進一步宣布,承諾此方案不會是曇花一現,而會永續進行。

柯文哲批政策買票 在野立委籲排富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則批評,如果這是好的政策就早一點執行,都已經要選舉了才提出,他質疑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是政策買票。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表示,此項補助應排富,例如家庭所得多少以下,才有資格享有這樣的補助;其次是如何補助,辦學貸者也可以在排富之後給予補助,而已經畢業開始還學貸的人,政府也可以考慮協助他們。

民眾黨團幹事長張其祿認為,該政策沒有「排富條款」,這在社會資源分配上可能不公平;另外,補助私立大學學費雖有必要性,但仍未解決私立大學招生不足、體質不佳的狀況,部分私校可能仍要面臨倒閉,政府也應對整體高教體質及結構給予建設性幫助。

時代力量發言人余佳蒨強調,減免私立大專學雜費、高中全面免學費,不用拖到明年2月;政府應盡速把預算案送來立法院審議,今年9月就可啟動補貼減免,照顧青年學子。

教育界:盼公私立學校學費一致化

升學輔導平臺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對《大紀元時報》表示,政府願意讓教育邁向平權是很好的事,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國家更應規劃長遠的高教政策,目前經費只補助學生,但實質進入學校的經費並沒有增加;學校資源不足,不管公、私立學校都無法提升辦學品質,恐怕人人只能享有平庸的大學教育。

臺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主任林柏儀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指出,給予私立學校學生更多教育輔助,是正確的政策方向,未來應持續朝這方向加大力道,讓公、私立學校的學費差距逐漸縮小;若學費一致化,學生在決定志願時,就不用再看學校是公立還是私立,而是能依照興趣來選擇。

但林柏儀也提醒,既然已加碼補助私校學生的學費,政府對於私立學校的監督,也應等同於高等教育公共機構。因為過去很多私校不乏人謀不當的問題,例如私校董事會萬年不更換、私校董事逼迫學校的人事或採購符合董事會利益,而不是以辦學為主要目標;這種把私校當成私產的歪風,是導致教育品質低劣的源頭之一。

他強調,補助私校學生的同時,也應讓他們享有更好的教育,因此建議政府監管私立學校的經營,使私立大學的經費與營運都合乎現代大學的標準,不論是校園民主、師資聘任,都要公平、公正、公開;私校的治理不能由少數家族來決定,而是該回歸教授、學生,朝向私校公共化的目標前進。

大學校長:應給私校更多補助

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唐彥博肯定政策方向,他認為目前的政策是從學生、家庭的角度去思考,讓部分學生有更多選擇權;但唐彥博對《大紀元時報》表示,對學校來說,公、私立的差距還是很大,包括教職員的超額年金、捐款優惠政策的差異。此外,近期私校教師也面臨調薪問題,呼籲政府也應給予私立大專校院更多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