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竹苗

喚醒族群認同、延續文化 原民傳統命名文化特展開幕

與會嘉賓舉行祈福儀式(苗縣府提供)
與會嘉賓舉行祈福儀式(苗縣府提供)
【記者陳文敏/苗栗報導】苗栗縣南庄鄉的賽夏族民俗文物館,自7月29日至11月5日,推出《自己的名字》臺灣原住民族傳統命名文化特展。

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夷將.拔路兒、副縣長鄧桂菊及各界來賓,由耆老日繁雄帶領舉行祈福後隆重開展,鄧桂菊抓緊時機爭取經費挹注原鄉建設與文化傳承,夷將.拔路兒允諾全力協助之外,另研擬免收規費等方案,鼓勵更多原住民採用傳統命名,以喚醒族群認同並延續文化。

臺灣原住民族傳統名字的使用情況,因受社會環境與場域使用的排擠與限制,在戶籍登記上漢名比例依然偏高,非正式統計數據可能只有10%左右,族名則依舊僅見於民間傳承;然原住民族的傳統名字,不僅是族人的辨別符號,更具有彰顯認同的功能,從命名背後的象徵意義,足以引領族人深入文化核心、感受深遠意涵,凝聚族群向心力。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為推廣原住民族傳統命名文化,提高對這項文化保存意識的重視,策畫了「O mgangan no niyah臺灣原住民族傳統命名文化特展」,巡迴各地方文物館展示。散放傳統名字之美的巡迴列車開抵南庄賽夏族民俗文物館,並於今日上午舉行祈福儀式後開展。

開幕式由原住民族的迎賓舞精彩開場,有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委員高美容、副縣長鄧桂菊、原民事務中心主任蔣意雄、縣議員楊文昌,前鄉長邱梓增、公所秘書朱仲一及多位校長和社團負責人出席。鄧桂菊提早抵達文物館,由前縣議員也是原住民族文史工作者潘秋榮導覽,先提前參觀特展文物;潘秋榮細說清朝開始的賜姓、賜名乃至於日治時期強制改名等辛酸歷程,解說登錄戶籍及新舊身分證的差異等。

副縣長鄧桂菊表示,《自己的名字》傳統命名文化特展巡迴到賽夏館,很有系統的呈現各原住民族的發展歷史和文化特色,意義非凡,歡迎地方各界踴躍參觀並感受不同文化的內涵。鄧桂菊把握機會爭取原民會挹注更多經費到苗栗原鄉,不論投入重要經濟建設或強化民俗文化薪傳,都希望獲得原民會的支持,甚至大幅加碼。

而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也正面回應指出,除副縣長鄧桂菊之外,原民中心主任蔣意雄也多方尋求各政黨、各級民代協助,為苗栗爭取更多經費挹注到原鄉;他說,為關照都會原住民生活,目前已核定在頭份市興建都會原住民綜合服務中心,第1期工程約4700萬元,第2期更加碼到1億餘元,他並承諾只要預算足夠,會盡力滿足苗栗縣的需求。

至於使用傳統名字命名比例偏低的問題,夷將.拔路兒說,原住民族要使用傳統名字命名,勢必牽涉到包括身分證、金融、權狀各文件的變更,除歷經繁瑣的手續外,還要支持相關規費,可能因而影響族人採用傳統名字,因此,中央正研擬免收規費的可行方案,同時獎勵新生兒就採用傳統名字。

另外,夷將.拔路兒表示,近幾年在原鄉普設文化健康站後,原住民族的平均餘命已增加了2歲,目前苗栗縣已設有15處文健站,規畫在大湖鄉的第16站也預定8月間啟用,就近提供族人健康促進等多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