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高雄

機器也會種洋蔥 不再煩惱缺工

自動化洋蔥移植機(高雄農改場提供)
自動化洋蔥移植機(高雄農改場提供)

文/記者李怡欣
恆春半島種植洋蔥歷史悠久,得天獨厚地理環境,讓洋蔥具風味佳、甜味高及耐儲存等特色,成為其最重要經濟作物,然而隨著勞力老化及缺工問題,近年栽培面積逐步減少,洋蔥產業面臨生存危機。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導入自動化機械建構栽培管理技術來替代人工、提升生產效能,盼恆春洋蔥產業永續發展。

洋蔥穴盤苗生育情形(高雄農改場提供)洋蔥穴盤苗生育情形。(高雄農改場提供)

高雄農改場場長戴順發指出,恆春半島秋冬季氣候溫和,有俗稱「落山風」的東北季風吹拂,生產的洋蔥具有風味優、儲藏性強的特性,高峰時期栽培面積達600多公頃,占全臺總生產面積的50%,是洋蔥最重要的產地。然近年受氣候影響,加上人力老化及缺工,使得當地栽培面積逐年減少,至111年僅有348公頃。洋蔥從播種、種植到採收期間大約需經歷6個月左右,目前除了整地及防蟲噴藥使用大型機械外,苗圃與田區管理大多依賴人工操作,特別是移植及採收期更需要大量人力。

傳統洋蔥移植作業(高雄農改場提供)傳統洋蔥移植作業。(高雄農改場提供)

戴順發說明,農業部近期協助引進一系列自動化機械從洋蔥播種機、移植機、採收機、去葉機來幫助產地解決缺工困擾。而導入自動機械並非只是買入機械就解決問題,還必須有相對應的配套措施。例如,洋蔥自動移植機所需要的蔥苗就必須配合專用穴盤苗,並非傳統的土拔苗,需要有自動播種機及穴盤育苗技術的配合。穴盤育苗技術是洋蔥生產自動化的第一步,洋蔥苗穴盤為配合自動移植機使用448格耐彎折、可重複使用的專用穴盤與一般的蔬菜所使用的128格穴盤差異極大,育苗技術難度更高。

傳統人工移植用的土拔苗須提前以人工採苗(高雄農改場提供)傳統人工移植用的土拔苗須提前以人工採苗。(高雄農改場提供)

目前高雄場針對南部地區天候條件建立洋蔥穴盤育苗技術,初步已將育苗前準備、水分供應、肥培管理及苗株管理的基本模式建構完成。接著再於不同場域環境逐步優化各個育苗環節後可立即提供產業應用,並輔導有興趣經營洋蔥育苗的苗場,將對洋蔥移植缺工問題有立即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