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藝海漫遊

西方藝術聖母憐子 一個故事三種詮釋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作品《聖母憐子圖》(Pietà)局部,1876年。(公有領域)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作品《聖母憐子圖》(Pietà)局部,1876年。(公有領域)

文/埃里克.貝斯(ERIC BESS) 翻譯/陳遇
聖母憐子(pietà)又作聖殤或哀悼基督,是西方藝術史中常見主題,描繪耶穌基督去世後,從十字架上被放下來,與聖母瑪利亞在一起的場景。義大利原文「pietà」大致是憐憫或慈悲的意思,用以表現忍受著巨大痛苦展現出的母愛。 

聖母憐子主題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文藝復興巨匠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1475~1564)的雕像作品《聖殤》(pietà)。15世紀末,當時年僅24歲的米開朗基羅,接受紅衣主教尚‧德‧比爾赫雷斯(Jean de Billheres)委託,為羅馬的舊聖彼得大教堂完成《聖殤》。 

米開朗基羅 淡淡憂傷的聖母

米開朗基羅曾說,這件作品使用了一塊完美的卡拉拉大理石(Carrara marble),讓他能夠達到非常高的精細度和拋光處理。最後的成品看起來不再是一塊大理石,更像是穿著衣服的人類。 

米開朗基羅作品《聖殤》,約1498-1499年。圖片由StanislavTraykov提供。(公有領域)米開朗基羅作品《聖殤》,約1498-1499年。圖片由StanislavTraykov提供。(公有領域)

米開朗基羅的《聖殤》表現了聖母瑪利亞因兒子之死而感到悲傷,她將他抱在膝上。她同情兒子所承受的痛苦,但也選擇接受了他的命運。在瑪利亞年輕的臉龐上,微微揚起的眉毛,透露出一絲淡淡的憂傷。 

米開朗基羅以年輕的形象來呈現聖母瑪利亞,卻在當時遭受了許多批評。她看起來和自己的兒子差不多年紀。不過,米開朗基羅對此的回應是,保持貞潔的女性能永保青春和美麗。 

仔細觀察這座雕像會發現,瑪利亞的體型相對耶穌來說被放大了許多。米開朗基羅這樣處理的原因,很可能是要替耶穌雕像的部分提供一個支撐平面;因此她的身體必須夠大,才能抱起並撐住耶穌的身體。兩位人物的肢體是透過一個三角形組合在一起,這是文藝復興時期非常典型的一種藝術構圖方式。 

《聖殤》是唯一留有米開朗基羅簽名的作品。相傳雕像第一次公開展示時,米開朗基羅偶然聽到觀眾將這座雕像誤植為另一位藝術家的作品。為了回應,有一晚他把自己和雕像關在一起,將自己的名字刻在聖母瑪利亞胸前的飾帶上。 

乍看之下,飾帶上寫的是「佛羅倫斯的米開朗基羅‧波納洛提所作」。不過,作家卡爾‧史密斯(Carl Smith)在他的著作《What’s in a Name? Michelangelo and the Art of Signature》(暫譯:《名稱中有什麼?米開朗基羅的藝術作品簽名》)提到,這個簽名還有著一些奇怪的點和符號,若全部組合一起看,這段文字的全文可能要讀成「佛羅倫斯的米開朗基羅‧波納洛提,上帝的使者所作」(The Florentine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a messenger from God, made this)。 

范戴克 憐憫受難的兒子

時間跨過了文藝復興,來到17世紀巴洛克時期,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 1599~1641)創作了自己的《哀悼基督圖》(pietà)。

安東尼‧范戴克作品《哀悼基督圖》,約1629年。(公有領域)安東尼‧范戴克作品《哀悼基督圖》,約1629年。(公有領域)

不同於米開朗基羅表現聖母瑪利亞和耶穌的手法,范戴克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了抹大拉的馬利亞(Mary Magdalene)和聖約翰(St. John)等兩位人物。 

在畫中,耶穌身上披著一襲白紗,了無生氣的倚靠在一座岩石上,聖母瑪利亞則坐在他身後。儘管耶穌去世了,他的光環仍在頭上散發著光芒,表示他靈魂中神的一面還活著並且健在。 

聖母瑪利亞穿著一身藍色衣裳,她的眼睛泛紅並帶著淚水,黯淡的望向天堂。她臉上的痛苦,展現了對於兒子受難的憐憫。她的左手手掌向上張開,這個姿勢彷彿要將兒子獻給天堂一般。

抹大拉的馬利亞在一旁,身著紅色和金色衣服,跪在聖母瑪利亞和耶穌的右側。她握住耶穌的手並親吻它。聖約翰則在畫面的最右側,從畫框邊緣向前走近,凝視著眼前的場景。 

在左下角有一個荊棘頭冠,旁邊是一張釘在十字架頂端的紙,上面寫著「拿撒勒的耶穌,猶太人之王」(Jesus of Nazareth, King of Jews),在前面則擺著一個水盆和海綿,這是聖母瑪利亞替兒子清理身體用的。 

范戴克利用巴洛克藝術中典型的構圖方式,增強了這幅作品的戲劇效果。他沒有採用文藝復興藝術家常見的靜態、平靜的三角構圖,卻傾向使用更多的曲線、動態和情感,試圖更加完整的傳達事件的戲劇性。 

布格羅 帶著痛苦神情凝視

約過了250年後,法國學院派最具代表之一的畫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羅(William Bouguereau, 1825~1905)也創作了自己版本的《聖母憐子圖》,部分靈感來自於他失去長子的親身經歷。 

他的構圖是以聖母瑪利亞為中心,身著一襲黑衣,哀悼著兒子之死。她將耶穌毫無生氣的身軀緊緊抱在懷裡,帶著痛苦的神情凝視著觀眾。這兩位人物都有著鍍金的光環,代表著他們的神性。 

在畫面的右下角,我們可以再次看到荊棘頭冠、水盆,以及淨化耶穌身體的海綿。 

圍繞在兩位中心人物周圍的是九位天使,他們各以不同的表情和肢體語言哀悼著。九位天使分別穿著彩虹顏色的長袍,這可以連結到猶太傳統中,上帝在諾亞大洪水後更新世界的允諾;在此,彩虹的顏色表現了更新,不過這裡更意味著基督教傳統中,耶穌的犧牲奉獻讓人類靈魂得以更新。 

有趣的是,布格羅將自身的喪子之痛融入了聖母瑪利亞的神情之中。布格羅在失去兒子後憂鬱了半年之久,而這幅作品則成了幫他重新振作的方式。 

了解這個背景之後,再回來看天使長袍的彩色與瑪利亞、耶穌的黑白組合,或許也代表著畫家在創作時整體的色調組合。換句話說,畫中所有人物可能意味著,神更新的不僅是人的心靈,在藝術創作層面亦然。 

喪子之痛 三種詮釋手法

我們剛才看到了三種不同的描繪母親喪子之痛的手法。米開朗基羅將聖母瑪利亞與耶穌的形象理想化,呈現出一個平靜和接受苦難事實的景象。范戴克將場景戲劇化,試圖從情感上盡可能觸動更多的觀眾。布格羅則是以自身痛苦的經歷作為靈感,創造出一幅強而有力的形象。 

三種表現手法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著重於表現慈悲的形象。或許並非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孩子,但多數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非常關心的人,或者深深關心著人類全體。不論社經地位、種族、性別等,每個人多少都受過一些苦。因此,這些藝術作品多少對我們都是一種鼓勵,讓我們能對正在受苦的人們表示更多同情。

【作者簡介】
Eric Bess是一位美國寫實藝術家,目前是在視覺藝術博士研究所(Institute for Doctoral Studies in the Visual Arts,IDSVA)就讀的博士生。 

原文《The Pieta: An Image of Compassion》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