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廠房大火9死1失蹤 明揚允諾負責到底

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明揚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廠房爆炸意外,圖為24日的事故現場。(中央社)
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明揚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廠房爆炸意外,圖為24日的事故現場。(中央社)

【記者林紫馨、賴玟茹、張原彰、常懷仁/綜合報導】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明揚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廠房大火,累計逾百人受傷、9人死亡。明揚與母公司明安等4位高層24日出席重訊記者會,向各界鞠躬致歉,表示「身為在地企業,絕對負責到底」。

截至9月24日下午5時,明揚廠房爆炸事件共計9人死亡,其中包括4名消防員、5名員工,另110人受傷(10位消防員、1位義消、99位民眾),至截稿前仍有一名員工失聯。

明揚與母公司明安24日在櫃買中心以視訊形式召開重訊記者會,明安董事長鄭錫潛表示,這次事件造成重大傷亡,他代表集團表達最誠摯的道歉,將成立信託基金協助傷亡者與家屬,也承諾「身為在地企業,絕對負責到底」。

明揚表示,目前子公司共分兩廠區生產,一廠因此次火災傷害嚴重,但二廠並未遭波及,惟影響程度仍待確認,整體最大損失金額仍持續評估中。但其建築物、存貨等投保金額為新臺幣15億元,有足額保險,目前保險公司已展開調查,會盡力完成理賠。

周春米:不迴避後續責任檢討

屏東縣長周春米、屏東縣消防局長許美雪24日上午至事故現場了解搜救進度,現場媒體問及,外界有些聲浪要求許美雪應下臺負責。周春米說,目前消防局的任務仍是救災、救人,等任務順利完成,後續事故調查、責任檢討等都不會迴避。

由於許美雪在事發當下表示,現場一射水就爆炸,23日又改口表示,現場存放過氧化物,因物質禁水性只能用乾劑滅火,強調並未射水;對此,許美雪回應,當天的確說得太快,因為現場比較混亂,因此發生口誤。

許美雪強調,消防員到救災現場後,會先確認資料,評估沒有問題才執行搶救,帶隊指揮官與隊員都有受過訓練,消防車上也有化學物質查詢表供查詢。至於明揚工廠是否有在第一時間提供安全資料表?許美雪回應,資料不完整,事故發生的確切原因,仍待進一步調查。

殉職4名消防人員分別為賴俊儒33歲,年資約六年多;陳柏翰32歲,年資約十一年;鍾吉垣38歲,年資約十七年;施寶翔37歲,年資約十七年。周春米指示,全力協助家屬處理後事,並將協助申請入祀忠烈祠。

經濟部:會進行後續處罰

經濟部長王美花24日表示,跨單位檢討後,會進行後續處罰。勞動檢查有不同單位,不過臺灣有共通平臺,不同單位處罰後,會將資料上傳至共通平臺,讓大家知道廠商的處罰紀錄。

媒體關注經濟部主管產業園區,卻由勞動部出面勞檢,相關權責劃分為何?王美花說,科技產業園區的勞檢是由加工出口區執行,法令是依據勞動部相關法令,最近勞檢也針對明揚超時工作做過三次處罰。

經濟部表示,加工處屏東分處嚴格監控消防廢水流向,避免造成外排情事,同時請環境部專業技術小組協助環境監(檢)測作業,未發現異常情形。

他們說,明揚製造的產品為高爾夫球,主要製程為橡膠製造程序、塑膠品塗裝程序。主要原料為橡膠、架橋劑、水(油)性塗料等,非屬列管毒化物及關注化學物質。

另外,有媒體披露明揚曾獲財政部「優質企業認證」(AEO),引起熱議。財政部關務署表示,明揚國際雖曾於2014年10月取得優質企業認證,但認證有效期限僅3年,明揚國際早在2017年10月就已不具備資格。

衛福部:有廠商願無償提供治療技術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24日表示,目前醫療端關注的是,如皮膚問題等後續治療所需要的協助。許多醫學中心都有相關資源,有些細胞治療技術廠商也表態,願意「無償」提供治療技術,但仍要看患者是否用得上,將會建立平臺讓醫院與業者協調,將由衛福部醫事司優先處理。

對於制度面,王必勝也提到,應在平時造冊,掌握工廠有哪些化學物質,否則出事後萬一無法辨別,對現場或醫院的救護、醫療人員,都可能造成化學、輻射風險。希望在這次事件中快速釐清並精進,再推廣到全國。

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也說,近年災難類型多樣,會再強化救護人員訓練,重點放在維持現場人員安全、提升存活率,正在向行政院爭取相關經費。

明揚國際主要從事高爾夫球球具加工製造,對於這次事件發生原因為何?化學教師黃鑫認為,現場應堆放大量容易燃燒的有機原物料,像是米粒大小的塑膠,又或是鋁、鎂等活性金屬。推測可能原因是,橡膠等可燃物品因不明原因開始燃燒,加上粉塵產生類似「八仙塵爆」的狀況,才會產生這麼大的爆炸規模。

專家:傷者傷勢與八仙塵爆不同

台灣醫療救護學會理事長范傑閔24日受訪時分析,此次事件與八仙塵爆不同,後者是以燒燙傷為大宗,前者是以爆炸飛濺造成的外傷為主。

范傑閔說,傷患傷勢要視爆炸型態而定,若因爆炸壓力颳起地上碎片、鋼筋水泥,或其他物質造成撞擊、穿刺等,造成複雜的外傷,萬一震波夠大、夠強或處於密閉空間,最嚴重會使器官破裂。第一時間的立即性止血很關鍵,否則傷患恐在送醫過程中失血過多死亡。

此外,范傑閔說,火場救援最大的挑戰是人處於不安全環境中,必須先讓人員脫困,才能進行後續緊急救護。過程中最擔心的就是吸入性傷害,會造成臉部或呼吸道灼傷,一旦呼吸道灼傷造成水腫、無法呼吸,會有立即性生命危險。

最後則是高熱環境帶來大面積皮膚損傷,范傑閔說,皮膚可防止病毒、病菌入侵及水分喪失,一旦這個保護層遭破壞,容易感染引發敗血症而死亡,也可能因脫水而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