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電影情報

《沒有國家的冠軍》馬拉松奪金艱辛與可貴

《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文/蔡宜霖
波士頓馬拉松大賽是十九世紀開始舉辦的國際賽事,韓國選手徐潤福曾在1947年勇奪冠軍。電影《沒有國家的冠軍》將這段體壇佳話搬上大螢幕,除了體育競技外,也展現韓國當時尚未擁有完整國家主權,選手參賽的艱辛處境。

《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故事的時空背景為二戰剛結束,朝鮮半島南部正處於美國軍管中,尚未建立大韓民國。不過,韓國人此時志在為民族爭光,1947年的波士頓馬拉松大賽便成為指標性目標。

《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孫基禎與徐潤福這對師徒是電影核心要角。孫基禎是昔日勇奪柏林奧運金牌的民族英雄,為馬拉松大賽帶隊的總教練,潛力新秀徐潤福則是眾人寄予厚望的希望之星,而國際處境的艱辛,則成為奪金之旅的試金石。

擔任教練的孫基禎,經歷頗具傳奇色彩。1936年韓國仍處於日本殖民統治,他在柏林奧運勇奪金牌,但這份榮譽卻歸日本所有。孫基禎展現民族志氣,刻意在頒獎時遮住日本國旗,導致他被日本政府永久禁賽。雖然電影未深入著墨這段歷程,不過,孫基禎在1947年的種種經歷,仍讓人感受往日事蹟對他造成的影響。

《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過氣英雄 vs. 潛力新秀

電影一開始詮釋孫基禎英雄遲暮的氛圍,突顯傳奇人物也是凡人的現實面;另一方面,闡述孫基禎逐步走回正軌的心路歷程,讓角色的刻劃更有厚度與故事性。

《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另一位要角徐潤福,此時為尚未在國際舞臺發光發熱的潛力新秀,對他的塑造著重於個人潛力,包括透過小型賽事的佳績彰顯他的天賦,也藉著外送食物的戲碼,側面突顯體育鍛鍊的機會可能來自日常生活。

《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徐潤福出名前的經歷,部分戲碼是心態層面塑造,從純粹爭取獎金,到逐漸以國家榮譽為己任。部分情節突顯徐潤家庭處境的難處,讓往後劇情走向底層民眾翻身的勵志色彩,再加上女配角對他的愛慕,適時替嚴肅的劇情增添可愛氛圍。

《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與孫基禎同梯的馬拉松好手南昇龍,是有著與孫基禎共同參賽經歷的戰友,儘管他的個人成就不如孫基禎耀眼,但他從未有「既生瑜何生亮」的負面心態,而是與孫基禎相知相惜。

沒有國家 參加國際賽事難!

前往波士頓參賽前,電影透過訓練與局部賽事,詮釋訓練方式與訓練器材,以及參與賽事可能面臨的失誤。部分內容從選手個人榮譽擴展到國家、民族,刻劃當時韓國國際處境。由於此時韓國尚未建國,設法爭取參加國際賽事有難度,如嚴苛的保證金等條件,困難重重。

《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赴美參賽適應異國環境的情節,以趣味性取勝。孫基禎、徐潤福、南昇龍均非英語流利的外語人才,面對美國記者提問時的笨拙,創造了歡樂效果。當時朝鮮半島物質水準遠比美國落後,入住飯店面對新奇事物,如誤將馬桶當成洗臉盆,頗有喜劇效果。

《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難題部分則緊扣國際處境,由於韓國尚未獨立建國,選手的參賽制服無法印上韓國國旗,孫基禎等設法極力爭取。一場記者會上,孫基禎以昔日波士頓打響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槍為例遊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美國人感同身受,在賽事打響前,迎來一波小高潮。

《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沒有國家的冠軍》劇照。(車庫娛樂提供)

波士頓馬拉松賽事,徐潤福在比賽中面臨的插曲與曲折,深化考驗;終點線前與他國選手的激烈博弈,則彰顯金牌得來不易。《沒有國家的冠軍》展現的不只是體育競技,韓國代表隊面臨的國際處境,以及為國家、為民族爭光的愛國情操,其中的可貴之處讓觀眾深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