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內

ETF新制11/1上路 金管會祭兩配套措施

金管會資料照。(記者侯駿霖/攝影)
金管會資料照。(記者侯駿霖/攝影)

【記者侯駿霖/臺北報導】國人近年搶買高股息ETF,但日前傳出部分基金公司,以收益平準金配息而引發爭議。證交所公告自11月1日起,投信公司須在公開資訊揭露ETF各項收益分配占比,增加ETF透明度。金管會10月31日表示,將盡速研議收益平準金使用規範、另也函請投信投顧公會針對ETF廣告內容加強查核。

臺灣民眾偏好配息,因此標榜月配、季配的投資商品容易吸引投資人,但投信業者為了維持高配息率,可能選擇平準金配息;收益平準金類似「股本溢價」概念,如果ETF最初淨值為10元,當有股息收益或資本利得時,淨值增加到11元,投資人後續以11元認購,多出的1元就是收益平準金。

證交所表示,為強化資訊揭露,提升ETF收益分配資訊透明度,自11月1日起,ETF發行人在第二階段公告收益分配時,需要完整揭露股利所得、利息所得、收益平準金、資本利得及其他等項目占比資訊,全面揭露收益分配的組成來源。

根據金管會統計至今年6月底,ETF基金檔數23檔,其中分為15檔股票型、8檔為債券型。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表示,金管會有兩大配套措施,首先,將參考公會建議、盡速研議收益平準金的使用規範,例如ETF收益分配若包含收益平準金,就要訂定啟動時機,以及使用方式等。

第二,為了避免ETF廣告涉有誇大配息率、誤導投資人的嫌疑,金管會已函請投信投顧公會,針對有收益分配的ETF相關廣告的文宣內容,要加強查核。

媒體追問,ETF若已送件申請,是否需要自訂啟動時間和方式?對此,黃厚銘回應,目前仍在審視公會建議的完整性,方案確定後,已送審的基金要按照規範調整信託契約內容、追溯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