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17年來無受刑人投票 最高行政法院開庭激辯

桃園市選委會及中央選舉委員會共同委任律師顏碧志(前)14日到庭。(中央社)
桃園市選委會及中央選舉委員會共同委任律師顏碧志(前)14日到庭。(中央社)

【記者袁世鋼/綜合報導】一名設籍臺北監獄的林姓受刑人,不滿4年來因入獄而無法投票,提起行政訴訟並聲請定暫時狀態假處分。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上月裁定,桃園市選委會應在臺北監獄內設置投票所,也激勵另外9名受刑人提告;選委會認為實務上不可行提起抗告,最高行14日開庭辯論。

雖然兩部《選罷法》早於2006年修正,刪除受褫奪公權者不得投票的規定,但17年來並無受刑人能投票。林姓受刑人2019年12月將戶籍遷入臺北監獄(桃園市龜山區宏德新村2號),眼見2024年1月13日投票日將至,他卻未能及時出獄,為避免再度錯過投票而聲請假處分,要求中央選舉委員會、桃園市選舉委員會在臺北監獄設置投票所。

北高行認為,「受刑人只是穿著囚服的國民」,選舉權是《憲法》保障民主國家人民最基本的政治參與權利之一,監禁期間雖限制人身、居住、遷徙自由,但選舉等其他基本公民權利仍受《憲法》保障,與其他國民並無差別;林男受限於現行法制無法以投票為由外出,導致他無法行使投票權,因此國家應以其他方式保障其投票權。

桃園市選委會不服,提起抗告。最高行政法院也迅速安排於14日開庭審理,並傳喚桃園市選委會、中選會、林男律師出庭答辯。桃選會與中選會共同委任律師顏碧志主張,受刑人犯罪的原因並非選務機關造成,而如備戰的軍人、住院的病人也都不能投票,投票所不應「量身訂做」;況且選舉應採公開、秘密、平等原則,監獄並非適當場所。

顏碧志認為,投票所的設置要讓不特定人民能監督選舉過程和結果,但監所出入受到管制,全民無法監督投票,開票也是很大問題;如果法院裁准假處分可順利投票,就算未來本案判決敗訴,受刑人的目的也達到了,但已投出的選票能否剔除,存在很大爭議,應尊重選務機關的裁量權。

林男律師團則反駁,「量身訂做」並無不妥,若選區人口太多當然可以切割投票所,若投票所位置不便民也可以更挪,實際上也有偏鄉地區投票所僅2名選舉人投票的案例;就現況而言,在監所設立投開票所是唯一解方,若本案屆時敗訴,也可透過選舉無效之訴重行投票。

此外,法官好奇目前全國有多少受刑人為此提告。選委會委任律師指出,全國共有10個受刑人提告,其中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轄區有7人、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有3人;而聲請假處分的受刑人,依資料顯示目前有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