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內

外銷訂單連14黑 拚11月翻紅

全球終端需求持續低迷,經濟部統計處20日公布10月外銷訂單金額528.7億美元,年減4.6%,連續14個月呈負成長。(中央社)
全球終端需求持續低迷,經濟部統計處20日公布10月外銷訂單金額528.7億美元,年減4.6%,連續14個月呈負成長。(中央社)

【記者侯駿霖/臺北報導】經濟部統計處20日發布10月外銷訂單528.7億美元,年減4.6%,已連續14個月負成長,但整體訂單減幅明顯收斂。經濟部官員預估,受人工智慧(AI)需求殷切、產業去化庫存成效浮現,以及低基期等三大因素影響,預估11月外銷訂單有望轉正,但12月並不明朗,整體復甦期程仍待觀察。

經濟部統計處處長黃于玲分析,10月外銷訂單負成長,主因全球通膨及升息效應延續,造成經濟成長趨緩、終端需求低迷情況,但隨著高效能運算、AI、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加上年末將逢全球銷售旺季,將有助於外銷接單動能。

針對11月外銷訂單表現,黃于玲說,AI需求殷切、產業去化庫存成效開始浮現,以及低基期因素,均為11月外銷訂單主要支撐力道。統計處預估,11月外銷訂單金額將落在510至530億美元之間,年增率介於1.7%至5.7%。

值得注意的是,來自東協的訂單金額來到108.2億美元,超越中國大陸及香港的106.3億美元,僅次於美國訂單的170億美元,月增31.1%、年增94.9%,創下歷年單月新高。

黃于玲指出,主要是有一家公司,將資通訊產品接單從歐洲改為東協,未來數據影響將維持一年,另也受到供應鏈移轉、第4季下單高峰期等因素影響所致。

至於10月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年增1.2%,結束長達18個月負成長,統計處分析,訂單來自資通訊如筆電、顯示卡,電競及AI需求有增溫力道,光學器材如光學鏡頭,符合電子消費新品備貨趨勢,同時提高相關中間財需求。

媒體問及10月電子產品訂單188.1億美元,年減0.3%,減幅明顯收斂,是否意味著半導體轉好?黃于玲回應,晶圓代工、晶片通路10月開始翻紅,但未來能否延續還要觀察。

至於12月訂單表現,她說,因廠商對景氣看法保守、加上去年12月中國解除封控,趨勢未明朗,要等待11月訂單是否有大量且穩定的表現,才有助12月訂單往正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