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基宜花東

食在當地、品當季 「電光寶媽食堂」引領舌尖探索

「電光寶媽食堂」引領舌尖探索。(周顥承提供)
「電光寶媽食堂」引領舌尖探索。(周顥承提供)

【記者廖儷芬/ 台東報導】食物,不僅僅是填飽肚子的必需品,更是一個打開文化之門的鑰匙。在台東縱谷的關山「電光社區」,一家名為「寶媽食堂」的老屋改造餐廳,正透過美味佳餚,讓遊客們品味當地文化的精髓。這家食堂的食材注重當地產地、食當季,並以減碳的理念烹調,成為台東飲食文化的一個亮點。

食物,不僅僅是填飽肚子的必需品,更是一個打開文化之門的鑰匙。食物,不僅僅是填飽肚子的必需品,更是一個打開文化之門的鑰匙。(周顥承提供)
「電光寶媽食堂」引領舌尖探索。「電光寶媽食堂」引領舌尖探索。(周顥承提供)

「寶媽食堂」得到了文化部「台東生活美學館」和「左岸生活設計有限公司」的協助,共同推動用飲食結合文化的計劃。食堂的餐桌上總是滿滿當地風味的料理,食材新鮮,味道令人讚不絕口。客人們坐在用餐氛圍中,彷彿被這些美味佳餚所吸引,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寶媽食堂」的掌廚,大家稱她為「小孟」,五年前來到「電光社區關懷據點」幫忙做廚工服務,卻意外地成為了阿美族和客家長輩們的廚藝老師。這些長輩們樂於分享各種烹調技巧和私房食譜,讓「小孟」受益良多。三年前,她鼓起勇氣開始創業,在「寶媽食堂」為客人們端上美味。食材大多來自當地,符合吃在地和食當季的概念,讓客人們能夠實際感受到食物的鮮度和「小孟」的熱情。

食堂的餐桌上總是滿滿當地風味的料理,食材新鮮。食堂的餐桌上總是滿滿當地風味的料理,食材新鮮。(周顥承提供)
「寶媽食堂」得到了文化部「台東生活美學館」和「左岸生活設計有限公司」的協助。「寶媽食堂」得到了文化部「台東生活美學館」和「左岸生活設計有限公司」的協助。(周顥承提供)

這家食堂的飲食文化計劃吸引了各行各業的食客,包括茶藝師、插畫家、建築師、店家主和家庭主婦等。他們通過品味菜色和料理方式,探索台東原住民和客家文化等不同族群的文化差異。一道令人垂涎的豬腳,不僅外觀誘人,還以酒釀醃漬軟化肉質,散發著濃郁的香氣,肉皮Q彈不油膩,讓客人們一上桌就停不下來,不禁讚嘆減肥計畫必須再等等。

這家食堂的食材注重當地產地、食當季。
這家食堂的食材注重當地產地、食當季。(周顥承提供)
「寶媽食堂」的掌廚,大家稱她為「小孟」,五年前來到「電光社區關懷據點」幫忙做廚工服務。「寶媽食堂」的掌廚,大家稱她為「小孟」,五年前來到「電光社區關懷據點」幫忙做廚工服務。(周顥承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