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 臺灣學生奪全球第一

在全球24個調查國家中,臺灣學生的公民教育與素養排名第一,近九成學生屬於高標。(記者林紫馨/攝影)
在全球24個調查國家中,臺灣學生的公民教育與素養排名第一,近九成學生屬於高標。(記者林紫馨/攝影)

【記者林紫馨/臺北報導】2022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 2022)28日公布調查結果,在全球24個國家中,臺灣學生在參與國家中排名第一,且近九成學生屬於高標。臺灣學生對於性別與族群平權、移民人權的支持度均居參與國之首,且對行政、立院及司法機關的信任度顯著高於國際平均。

由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IEA)主導的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今年已進入第三屆,本計畫旨在評量與比較參與國家13.5歲(相當於我國八年級學生)的公民素養和公民教育現況。本次雖然受疫情影響,全球仍有24個國家、約8萬2千位學生參與,今年也首次加入電腦施測。

擔任國家計畫主持人的臺師大教育學系教授劉美慧說明,臺灣學生在公民認知測驗上的整體平均得分為583分,高於國際平均值的508分,在參與國家中排名第一,表現優於瑞典、挪威、德國與荷蘭等歐洲國家。

相較於前兩次的調查,劉美慧表示,臺灣學生的公民認知表現持續進步,2009年排名第四,2016年排名第二,2022年排名第一。依本調查的五級指標分數來看,62.1%的學生屬於最高標,25.5%屬於高標,代表臺灣有近九成學生的公民認知表現達到高標以上,表現優異。

劉美慧指出,在24個國家中,臺灣學生的公民認知為世界第一,較第二名瑞典高出18分。受疫情影響,今年有17個國家平均分數下降,臺灣則是進步兩分,IEA總部人員對臺灣學生的表現非常讚賞。

相較前兩次調查,臺灣學生的表現持續進步,劉美慧分析,可能原因是在疫情期間實施停課不停學,學校積極落實線上教學,維持學生學習的品質及權益;而108課綱強調學習探究及實作,藉此培養學生的公民素養,也符合國際公民教育趨勢;最後是課綱明訂的19項議題,為公民教育關注的重要議題。

劉美慧也指出,我國學生對於環境保護意識的敏感度高,對環境保護的支持度為國際排名第一,且預期未來參與環境保護活動的可能性明顯高於其他國家。

劉美慧總結,鼓勵學校與相關社區機構、產業合作,讓學生有更多元的民主參與機會,真正落實服務學習的心態,透過探究跟實作在真實情境中培養公民素養。在教學主題方面,可增強時事議題的對話或研討經驗,鼓勵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表達意見或觀點。

劉美慧也表示,可提供學生民主參與及審議機會,讓學生的多元觀點並陳,並透過辯論跟反思提出可行的行動方案。最後,ICCS 2022讓世界看見臺灣,看見臺灣的教育走在很多國家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