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台北

《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

見證《拾穗》鍊字年代

新書發表會,中油董事長李順欽(中)與作者張綺容(左)、臺大退休教授王安琪。(台灣中油提供)
新書發表會,中油董事長李順欽(中)與作者張綺容(左)、臺大退休教授王安琪。(台灣中油提供)

文/記者宋順澈
台灣中油公司、東吳大學日前舉辦《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發表會,帶領大家重溫臺灣第一本純翻譯雜誌《拾穗》月刊,如何從高雄煉油廠誕生及月刊譯者群的生命故事,並進行《拾穗》月刊發展,與撰寫《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過程的對談。

中油董事長李順欽表示,對三、四、五年級生來說,《拾穗》是年少時期最熟悉的文藝雜誌,有小說、旅遊探險、音樂、藝術及科學新知等,這本月刊不只是高雄煉油廠員工利用公餘編譯的刊物,更是珍貴的文化資產。

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右)與《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作者張綺容(左)。(台灣中油提供)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右)與《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作者張綺容(左)。(台灣中油提供)

《拾穗》於1950年5月1日初版,發行人是當時的高雄煉油廠長賓果。當時由於國內外政經情勢緊繃、原油供應受阻等因素,讓高雄煉油廠陷入無油可煉的困境。

廠裡許多知識青年,既懂理工科學又文采斐然,於是賓果向總經理金開英建議,「煉油不成、不妨鍊字!」決定讓廠裡知識青年創辦雜誌,但為避免涉敏感政治議題,以翻譯作品為主,由公司出錢購買外文書報讓員工翻譯。

這些理工男「右手煉油左手鍊字」,開啟臺灣翻譯史新紀元,並以米勒名畫《拾穗》為刊物命名。當時臺灣翻譯書稀少,《拾穗》一創刊便大受好評,發行量最高曾達一萬份;從第22期對外公開徵稿,吸引鍾肇政、姚一葦等文壇大師加入筆耕。

隨著時光流逝,《拾穗》逐漸消逝於人們記憶中,2014年4月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研究生張思婷將她對《拾穗》的研究投稿至中油刊物《石油通訊》,員工才了解原來《拾穗》對臺灣翻譯及藝文界影響深遠。

中油董事長李順欽(中)與作者張綺容(左)臺大退休教授王安琪對談。(台灣中油提供)中油董事長李順欽(中)與作者張綺容(左)臺大退休教授王安琪對談。(台灣中油提供)

張思婷也是《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的作者張綺容,目前是東吳大學英文學系助理教授。她透過台灣中油與東吳大學的合作,進一步挖掘《拾穗》譯者群的故事,前後歷經十年完成《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