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藝海漫遊

走進龍山寺 傳統匠藝之藝術殿堂

艋舺龍山寺三川殿為1920年代泉州名匠王益順設計的名作。雕刻精細,屋簷下可見網目斗栱、木雕、吊筒等木構件。(攝影/楊子樊)
艋舺龍山寺三川殿為1920年代泉州名匠王益順設計的名作。雕刻精細,屋簷下可見網目斗栱、木雕、吊筒等木構件。(攝影/楊子樊)

文/楊子樊
2024年,喜迎甲辰年龍年到來,龍在華人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也是吉祥的象徵。每到過年,華人在大年初一會到廟裡祈福的傳統習俗,祈求上蒼賜與一年的平安、健康、好運氣。

龍山寺是臺灣知名廟宇,深受大批民眾信仰參拜,也是國內外遊客參訪的勝地。在黃曆年節期間,民眾前往祈福同時,一走一過,也別忘記留意廟宇之中古意盎然的建築雕塑與工藝文化,深刻體會臺灣廟宇的傳統之美。

龍來好運,我們找龍去!

今天,我們將帶著《大紀元時報》讀者,一同進入艋舺龍山寺、鹿港龍山寺傳統匠藝的藝術殿堂,並介紹其中特別的工藝以饗讀者,其中不乏以龍為主體的藝術作品:

一、艋舺龍山寺

臺灣俗諺:「一府二鹿三艋舺」,說明了清領時期臺灣早期拓墾史,一路從南部、中部,到北部,這三個地區憑藉著航運優勢,成為當時的交通與貿易樞紐街市。艋舺(今日萬華)的興起,奠定了日後臺北發展的根基。

清乾隆3年(1738年),此處在漢人墾拓後,興建龍山寺,乾隆5年完工,成為艋舺地區民眾信仰、自治與自衛中心,更見證了艋舺行郊的發展過程。然而,龍山寺今日的樣貌變遷,歷經清嘉慶、同治年間的大地震和暴雨毀損,大規模重修,以及日治時期部分空間被變更,直到大正8年(1919年)重新整建老舊廟殿,而有今日基礎規模。只是,二戰期間(1945年),又遭美軍轟炸毀壞,民國44年(1955年)依原有規模重建,其後幾次整修(包含921大地震),現為國定古蹟。

今日我們看到的龍山寺,為中國古典三進四合院之宮殿式建築。主要在日治時期改建,聘請泉州大木匠王益順、石匠辛阿救、交趾陶剪黏名師洪坤福等名匠留下的知名作品,除了展現傳統寺廟之美,更深具藝術價值。

◎  三川殿

穿過龍山寺山門,腳下踏的廟埕鋪面石材,是由來自泉州的花崗岩,取自漢人移民渡海來臺時,壓穩船艙用的壓艙石。接著龍山寺主建築群第一進「三川殿」,為1920年代泉州名匠王益順設計的名作。雕刻精細,屋簷下可見網目斗栱、木雕、吊筒等木構件。出入廟宇時要左進(躍龍門)右出(出虎口,有除煞之意),中門則是神明神聖通道。

抱鼓石:雙龍搶珠。(攝影/廖偉汎)抱鼓石:雙龍搶珠。(攝影/廖偉汎)

抱鼓石:蒼龍教子。(攝影/廖偉汎)抱鼓石:蒼龍教子。(攝影/廖偉汎)

殿前可見兩座抱鼓石,右「雙龍搶珠」、左「蒼龍教子」,具教育意義,其下方則雕有文官手持「旗、球、戟、磬」,表達「祈求吉慶」的心願;石鼓後方分別刻有「馬上見喜」與「封侯受祿」,意為進廟門,滿載歸。

三川殿前全臺唯一的銅鑄龍柱。(攝影/楊子樊)全臺唯一的銅鑄龍柱。(攝影/楊子樊)

三川殿前全臺唯一的銅鑄龍柱。(攝影/楊子樊)三川殿前全臺唯一的銅鑄龍柱。(攝影/楊子樊)

殿前有一對全臺唯一的銅鑄龍柱,是1920年代由廈門剪花匠師洪坤福塑胚,臺北鐵工廠李祿星鑄造而成。龍身線條分明,柱身以封神榜人物雕刻,柱底有海浪、鯉魚與柱珠,可見匠師精巧手藝。

◎ 中殿

來到中殿,也就是主殿,建造在石造臺基之上,中間有一「雲龍御路」石雕,刻立於西元1922年,右持印、左握珠,鯉魚、蝦蟹襯托其中。御路在古代是皇帝專用車道,在傳統廟宇建築中,御路則是神明的專用道。

在殿脊上方,則有各種造型、精緻斑斕的飛龍剪黏裝飾,蘊含避邪、趨吉之意。

精緻斑斕的飛龍剪黏裝飾。(攝影/廖偉汎)精緻斑斕的飛龍剪黏裝飾。(攝影/廖偉汎)

【工藝小知識】剪黏
剪黏又稱剪花,為嵌鑲式浮雕,是傳統廟宇建築中的重要部分,最初是交趾陶的代用品,由於交趾陶昂貴而不耐用,匠師改以灰泥塑形,將剪裁後的陶瓷片黏於其上。現今的剪黏則採薄瓦做底,輔以鉛線網,並由玻璃片取代碗片。

◎ 後殿

後殿門牆交趾陶龍堵。(攝影/廖偉汎)後殿門牆交趾陶龍堵。(攝影/廖偉汎)

後殿門牆交趾陶虎堵。(攝影/廖偉汎)後殿門牆交趾陶虎堵。(攝影/廖偉汎)

東西兩側門前上的交趾陶龍虎壁雕塑,是1920年匠師洪坤福的作品。左側龍堵(上圖),龍首碩大威嚴,翻騰於雲紋之間;右側虎堵,猛虎瞪睛,作下山狀,生氣盎然。

【工藝小知識】交趾陶
交趾陶是建築上裝飾性的低溫彩釉軟陶,通常以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等題材為主,裝飾於屋頂、柱梁、水車堵、墀、牆等位置。

二、鹿港龍山寺

位於臺灣西岸中間點的鹿港,發展歷史很早,清朝乾隆年間與泉州蚶江正式設口開渡,商業絡繹不絕,鹿港八郊名聲響亮全臺。

鹿港龍山寺拜殿的單龍蟠柱與長達14公尺的橫梁。(攝影/廖偉汎)鹿港龍山寺拜殿的單龍蟠柱與長達14公尺的橫梁。(攝影/廖偉汎)

明永曆7年自福建安海龍山寺分香後,乾隆51年(1786年)遷於現址,由鹿港泉郊商與當地仕紳進行籌建,至嘉慶3年(1798年)完工,道光11年(1831年)基地面積約1,600 餘坪,奠定龍山寺三進二院的規模。日治時期經歷祝融、地震後重修,請來名師仍依照原工法修護。1983年被指定為國家第一級古蹟(今國定古蹟)。921大地震後的修建,是近百年來最具規模的一次修復工程,也是目前建築復建後之樣貌。

由於鹿港龍山寺大致保留清道光、咸豐年間重修時的舊貌,被認為是臺灣所有龍山寺中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清朝建築,具有高度藝術價值,有「臺灣紫禁城」、「臺灣藝術殿堂」之稱。

近年,進行古蹟修復維護工程,卻發生爭議,鹿港構社成員王麒愷表示,古蹟本體的五門殿虎邊夔龍窗外步口進行重繪,與歷史照片有不相符之處,且對古蹟本身造成損壞。爭議後,目前修復計畫已暫停施工,待進一步問題釐清。王麒愷認為,透過該修復案,體現出臺灣文物修復問題,諸如:傳統的文化技藝產生斷裂現象,古蹟修復人才的培育與傳承、對古物修復的態度、傳統匠師技藝交流、修復工法與精神等各方面,值得國人重新省思。

◎ 五門殿

鹿港龍山寺五門殿八卦窗。(攝影/公有領域)鹿港龍山寺五門殿夔龍八卦窗。(攝影/公有領域)

從山門進入,可見前殿(因開五扇門,又稱五門殿)正面兩側的「夔龍窗木雕」,就是本次修復爭議的主角。其圖案源自於《易經.繫辭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木雕圖案兩隻鯉魚及四隻夔龍,象徵「鯉魚躍龍門」。四象外圍八卦造型,四隅蝙蝠,代表「賜福」,中間的圓周則有爻卦的圖騰。龍邊為「先天八卦」圖騰,虎邊則採「後天八卦」圖騰,匠師採用雙面透雕的工法,內外的圖案相同。

鹿港龍山寺戲臺八卦藻井。(攝影/公有領域)鹿港龍山寺的戲臺與八卦藻井,是臺灣保存年代最早、最大的作品,具有演戲時共鳴的效果。(攝影/公有領域)

一般寺廟戲臺設於廟前廣場,為酬神時演戲之用。全臺僅淡水福佑宮、鹿港龍山寺把戲臺設於廟內,其中又以龍山寺戲臺上方藻井結構是道光11年重建,是臺灣保存年代最早、最大的作品,具有演戲時共鳴的效果。

【工藝小知識】藻井
華人傳統建築物頂棚的尊貴做法,能塑造室內富麗堂皇效果。藻為「水藻」,覆蓋水面意喻為庇蔭之意,由於以前華人傳統建築大多為木料建築,最怕火災,因此藻井也象徵井水的意思,周邊雕刻彩繪圖案,有圓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造型。

◎ 正殿、拜殿

咸豐2年(1852年),重修拜殿龍柱之特色為單龍蟠柱,部分鏤空雕,四爪握珠,龍口啣珠並露出兩顆龍牙,十分生動。柱身後側上方雕有鳳、麟、鶴、龜代表性吉祥動物,所以這對龍柱又稱「四靈柱」。該龍柱由船頭行泰順號敬獻,造型為清中葉臺灣龍柱的代表佳作之一。

正殿及拜殿屋頂共以52支柱子支承屋頂。(攝影/廖偉汎)正殿及拜殿屋頂共以52支柱子支承屋頂。(攝影/廖偉汎)

拜殿前簷柱上方的橫梁,有一根長達14公尺的福州杉,為龍山寺的木材之最,此木材為咸豐年間重修時,以船隻由福建將其載運來臺。

正殿及拜殿屋頂分別採歇山重簷及歇山捲棚形式,二殿的屋頂及空間構架相連,共以52支柱子支承屋頂,為臺灣傳統建築中使用最多柱子的寺廟空間。正殿中脊桁高約12公尺,屋架採舉架結構(俗稱假厝或暗厝),與拜殿捲棚抬梁構架之間搭接完美,堪稱該時期木結構建築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