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台中

粿仔條製作不須發酵 寶林中毒案學者幫闢謠

粿仔條為民間常見食材。(大紀元資料照)
粿仔條為民間常見食材。(大紀元資料照)

【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北市寶林茶室食安事件釀2死、4傷,研判多人因邦克列酸(原稱米酵菌酸)中毒,引發社會聞「米」色變。針對網傳言論,亞洲大學食品安全檢測中心主任蔣育錚澄清,台灣河粉、粿仔條等濕米粉製作不須發酵,推測是在分裝粿仔條的塑膠袋會抹油,恐造成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BGC)大量繁殖,而產生邦克列酸(BKA)毒素。他說,邦克列酸的產生並不常見,只要破壞環境條件就不會出現。

亞大表示,「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針對寶林茶室中毒案後,網路出現大量「完整解答米酵菌酸?」文章,向亞大食安中心主任蔣育錚等學者諮詢,將事實真相在網站上公開說明,打破相關傳聞,避免民眾對特定食材出現恐慌。

蔣育錚指出,邦克列酸可能污染的食物,多發生在自製的發酵食物,如:玉米、椰子果肉等,也可能出現在穀、麥類磨漿後沒有馬上製作,或製成品沒有冷藏保存導致變質的澱粉類,如:河粉、涼皮、糯米圓;其他像是乾木耳、乾銀耳等需要長時間泡發食物,也容易導致毒素增加。

蔣育錚說,中國近年確實發生一些河粉、涼皮受汙染,產生邦克列酸導致中毒的事件,但此類澱粉食品是因為先受到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菌汙染,且在中性環境(pH值接近7)、有油脂下,而產生大量產生邦克列酸。如果食物有妥善保存、或完全發酵、酸性(pH4.5以下)、沒有加油脂,邦克列酸不易產生,就不用過度擔心;但這類食品若因保存不當而發酵,容易滋生細菌,就不應再食用。

蔣育錚表示,在寶林案件中,為了方便粿仔條分裝使用,在塑膠袋內抹油再放入河粉,反而給了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菌繁殖毒素的伺機點,加上環境中有黴菌、真菌存在,幫助澱粉水解,讓菌生長與大量繁殖而產生無色無味的邦克列酸毒素。

外界質疑寶林的粿仔條為何沒測出邦克列酸?蔣育錚推測,有問題的庫存品已被消費者吃下肚,但廚師手上會驗出邦克列酸,是因為一般廚師的習慣動作,會在圍裙上擦拭雙手,因此在圍裙上留下毒素,當衛生局要檢查時,廚師順手往圍裙上一抹,因而手上留下殘存的微量證據。

至於事件後很多民眾擔心米製品或澱粉製品,蔣育錚說,邦克列酸的產生並不是常見狀況,只要把產生的環境條件加以排除,例如包裝粄條等製品的袋子不要抹油、或製作久放的澱粉製品時可加一點酸,就可以破壞邦克列酸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