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馬總統需深入了解台灣經濟脈動

 服貿協議對台灣的前途長遠來看可能產生巨大傷害,即使防範措施健全,對台經濟仍不可能產生大的促進作用。(AFP)
服貿協議對台灣的前途長遠來看可能產生巨大傷害,即使防範措施健全,對台經濟仍不可能產生大的促進作用。(AFP)

文/宋仁
服務貿易協議所針對的是服務性行業,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第三產業。由於就業人口巨大,歷來都是各國政府監管的重點,尤其是金融、出版、娛樂等要害部門嚴禁外人入住。從2008年美國經濟危機是由銀行業的危機引起,就知道金融業的重要性;新聞界的獨立報導原則更是事關國本,所以很多服務行業的開放都應該慎之又慎,更不用說60多個行業一下放開。美國號稱世界自由貿易的榜樣,很多服務行業審查起來之嚴連盟國都發怵,不信出價買個美國電視台試試。

政治上不對等 將使問題無法公正裁決

台灣第三產業就業人口占2/3以上,且競爭力不強。多數還是小作坊式經營,所以如果對方可以不計成本的和你耗,失敗破產是必然的。因為資本是有限的,賺錢是目的,加上保障公平競爭的各種法規,所以貿易開放帶來的短期風險,一般小企業可以承受,但中國大陸的國營公司可以不計成本,且兼有統一祖國的使命,遂使服貿協議在很多台灣民眾中產生了巨大的問號和對前途的擔憂。尤其是政治上的不對等,使任何協議出現嚴重問題時無法得到公正裁決。

服貿協議對中國大陸基本沒有影響,原因之一是台灣的服務業在大陸沒有多大競爭優勢。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希望引進的服務業先進技術通過香港和西方資本基本都在中國立足了。更重要的是中國整治外國企業輕車熟路,決不允許看不慣的公司正常經營,世界第一大連鎖店Wal-Mart(沃爾瑪)都被整得動輒關店整頓,美國政府卻毫無辦法。

服貿協議對台灣的前途長遠來看可能產生巨大傷害,如果防範措施周全到位且執行機制健全,也許傷害風險可以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但是,對台灣的經濟不可能產生大的促進作用,因為台灣的服務業競爭力不強。服貿協議的初期效應必然是:台灣公司到中國大陸設據點,帶走資金,技術和人才;大陸來台撒大錢買公司、房產、媒體。

學運規模之大 反映民間對中共不信任

說到底學生運動規模如此之大還是台灣民間對中共當局廣泛的不信任所致。中國政府幾十年來對世界宣傳對新疆的各種優惠,多年以後,世界大多數民眾才知道被中共騙得好慘;西藏就更慘了,語言丟失、尼姑還俗、95%寺廟拆毀。

連馬政府自己也承認,服貿協議一旦實施,短期內對台灣經濟沒有明顯益處。國際上這類紛繁複雜的商貿雙邊商討就是在實力相當的兩個國家間也要很多年, 像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也要6到7年的,美韓貿易協定也是談了6年以上,為何才3年,馬政府就急著通過對台灣前途如此重要的經貿協議?

其實這是馬英九個人性格和台灣政治環境相互矛盾的產物。馬出生在香港,台灣政治經濟穩定後於51年來台,由於父親曾是蔣介石總統侍從官,來台後如魚得水,家庭條件優越,相當於大陸流行的官二代,由於是5個孩子中唯一男性,倍受寵愛。清廉自持、溫良恭儉,而且口才極佳,是個難得的具有中國文化思想的傳統知識分子。早年留美,從小到大一直在校園和上層社會一帆風順。馬總統想做一個蔣經國式的總統,殊不知蔣經國對中共政權和台灣民主生態的深刻了解,馬英九根本無法相比,因此,馬屢次被中共利用而不知,還以為在創造歷史。

2008年總統大選時,民進黨貪污醜聞連身,激進政治訴求接連敗北,遭民眾唾棄,馬英九得以高票當選,如日中天,導致高傲自大,剛愎自用。不能容納反對聲音導致黨內分歧加大,各路人馬紛紛重新組合以求在黨內的未來占有一席之地,黨主席馬英九不僅不反省自己,改變策略,反而處心積慮剪掉對手。

中共集權政權 衝擊台灣自由民主核心價值

剩下的兩年多任期,馬英九已難有作為,很多立法委員已離他遠去。只是馬不甘心擔任總統8年無耀眼成績單,想在兩岸統一上掌握發言權,加上馬身邊很多人與中國大陸商業利益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想盡辦法要服貿協議走過場。馬奢望僥倖通過實施,中國大陸又因此碰巧全面走向民主,馬英九將青史留名。

經過太陽花運動的警鐘一敲,服貿協議基本破產了。支持的商界人士大多和香港一些富商一樣,都是在中國大陸有利益或協議通過後有短期好處的。更多人是受害者,台灣的自由民主核心價值面臨中共政權將出現前所未有的衝擊。那些政壇人物會願意和民意對著幹嗎?(原文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