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寰宇搜奇

核戰後地球會怎樣? 研究給出驚悚答案

美國著名公立大學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表明,核戰爭后,地球上慶幸自己活下來的人們,將面對世界各地數十年的飢荒,致命的霜凍,高達一半的全球臭氧損失等現狀。(fotolia)
美國著名公立大學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表明,核戰爭后,地球上慶幸自己活下來的人們,將面對世界各地數十年的飢荒,致命的霜凍,高達一半的全球臭氧損失等現狀。(fotolia)

前蘇聯西部的部分地區,西歐、東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不列顛群島甚至北美都受到了此次核電廠爆炸所造成的核輻射污染,超過33.6萬居民被迫撤離。綠色和平組織估計因此事故傷亡的人數高達9萬3千人。

史詩中記載的核武戰爭可怕場景

考古發現顯示,地球上有史前核反應堆遺址,說明曾有高度發達文明存在,而一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Mahabharata,印度古代梵文敘事詩),卻記述了距今約5千多年前,居住在印度恆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達瓦人、弗裡希尼人和安哈卡人兩次激烈的核戰爭。

書中第一次戰爭這樣描述:「英勇的阿特瓦坦,穩坐在維馬納(類似飛機的飛行器)內降落在水中,發射了『阿格尼亞』,一種類似飛彈武器,能在敵方上空產生並放射出密集的光焰之箭……。剎那間,一個濃厚陰影迅速在潘達瓦上空形成,上空黑了下來,黑暗中所有的羅盤都失去作用,開始刮起猛烈的狂風,呼嘯而起,帶起灰塵、砂礫,鳥兒發瘋地叫……似乎天崩地裂。」「太陽似乎在空中搖曳,這種武器發出可怕的灼熱,使地動山搖, 在廣大地域內,動物灼斃變形,河水沸騰,魚蝦等全部燙死。」

第二次戰爭描寫道:「古爾卡乘著快速的維馬納,向敵方三個城市發射了一枚飛彈。此飛彈似有整個宇宙力,其亮度猶如萬個太陽,煙火柱滾升入天空,壯觀無比。」「屍體被燒得無可辨認,毛發和指甲脫落了,陶瓷器爆裂,飛翔的鳥類被高溫灼焦……」

後來考古學家在發生上述戰爭的恆河上游發現了眾多已成焦土的廢墟。這些廢墟中大塊大塊的岩石被黏合在一起。要使岩石熔化,最低溫度要達到1800攝氏度。一般大火達不到這個溫度,只有原子彈的核爆炸才能達到。

從這些與史料記載吻合的考古發現,可以推測5000多年前人類也許曾在印度發展出高度文明,對核能的應用非常熟悉,最後卻由於爭權奪利而濫用核能,發動核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