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內

疫情下餐飲業受創最深 去年營業額創新低、團膳類最慘淡

根據經濟部資料,受疫情衝擊,餐飲業、餐館、飲料店營業額是5年來最低。圖為資料照。(中央社)
根據經濟部資料,受疫情衝擊,餐飲業、餐館、飲料店營業額是5年來最低。圖為資料照。(中央社)

【記者侯駿霖/臺北報導】去年疫情衝擊國內餐飲業,不少餐廳因為營業額衰退而關店。專家15日表示,內需產業面對疫情有較大的影響,尤其在去年三級警戒下,外燴團膳類年減近13%,使很多業者禁不起長期作戰壓力,決定視狀況再重新開工。

根據經濟部資料顯示,2021年整體餐飲業營業額為7,280億元,較2020年衰退6.37%,餐館類為6,094億元、年減6.21%,外燴團膳類更只有261億元、年減12.66%,飲料店營業額為924億元、年減5.52%。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表示,2021年曾實施三級警戒,不但餐飲業首當其衝,產業人力與庫存也面臨很大壓力,許多業者禁不起長期作戰,寧可改弦易轍,並視狀況決定是否重出江湖。

餐飲業作為民眾最喜歡的微型創業型態,營業額表現將充分展現升斗小民的消費能力與市況。徐佳馨認為,綜觀近10年的餐飲業營業額,可以發現2019年之前,大部分都呈現穩定成長,但2020年疫情爆發後,也使營業額接連兩年負成長,2021年還尚未恢復元氣,三級警戒更讓業者叫苦連天。

值得注意的是,整體餐飲業、餐館、飲料店營業額是5年來最低,民眾因為停班停課、民眾停辦婚禮、尾牙、春酒等,使外燴團膳業受創最深,營業額創下9年以來的新低紀錄。

徐佳馨說,除了疫情外,由於民眾外食、聚會意願降低,加上人力、食材與包材等成本水漲船高,也是餐飲業營業額大幅下修的主要原因。她說,原本餐飲業視外送平臺為疫情期間的一線希望,但不低的平臺費用讓不少業者興起「不如歸去」的感概,也讓餐飲業更加蕭條。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專案副理郎美囡進一步分析,儘管疫情有所趨緩,但橫跨3個年頭不時的疫情警戒以來,許多人的生活習慣已大不相同,即使生活回歸正軌,但過往習慣恐難回頭。

郎美囡表示,外送平臺高額的抽成費用,將迫使餐飲業的經營型態有所轉變,同時也會影響店面房東們,為因應未來市場的變局,參與其中者宜多方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