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 家庭教育

和孩子好好談心 趕走焦慮小怪獸

支持孩子,讓他們知道你很重視他們,也會和他們一起解決問題。對孩子來說,學會如何有效的面對負面想法與負面感受很重要,這樣他們才能獨立、自信的成長。(123RF)
支持孩子,讓他們知道你很重視他們,也會和他們一起解決問題。對孩子來說,學會如何有效的面對負面想法與負面感受很重要,這樣他們才能獨立、自信的成長。(123RF)

文/波比.歐尼爾 譯/葉妍伶
編按:《趕走焦慮小怪獸:20 種有效的塗寫活動,陪孩子克服上學、交友、課業的焦慮與不安》是一本適合處理孩子焦慮感的實用指南。本書以兒童心理學家所開發的認知行為治療方法為基礎,透過簡單的練習活動、搭配鼓勵的文字為孩子打氣,可以協助小朋友克服焦慮的念頭和感受。

焦慮感是我們演化而來的現象,打從人類發展之初,還在穴居時期,就需要充分的警覺心來預防潛在威脅,才能順利活下來而不會被劍齒虎生吞活剝。對現代人來說,焦慮感還是可以協助我們做出合理的決定,避免危險的情況發生。儘管焦慮的感受很常見、很普遍,但焦慮感若開始影響正常的作息和生活,還是會出問題。

我們都有煩惱——有些是大煩惱、有些是小煩惱,你的孩子也可能比其他同齡的孩子,更容易煩惱或感受到恐懼。有時候,不管你怎麼努力安撫他們,這些思緒還是會一直占據他們心頭。焦慮感棘手之處,在於它不一定符合邏輯:焦慮感可能來自很實際的煩惱,也可能來自很不切實際的擔憂,但是小孩很難將它們說清楚,也很難擺脫這種感覺。

你或許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經歷過分離焦慮——小小孩要離開家長或照護者時都會很黏人、愛哭。分離焦慮是一種正常且健康的發展過程,不過焦慮感會以多種方式呈現。有時候,孩子不管發展到哪個階段,始終都很焦慮,還會給孩子帶來過多的痛苦。

焦慮的徵兆

若想知道孩子是不是正在承受焦慮的問題,可以看看他們有沒有這些現象。有些孩子會持續表現出這些行為,有些孩子只會在特定狀況下才有這些徵兆:

◎ 不願意嘗試新事物。
◎ 似乎無法面對日常挑戰。
◎ 很難專心。
◎ 沒辦法好好吃、好好睡覺。
◎ 容易爆怒發脾氣。
◎ 腦中一直被多餘的念頭打擾,又揮之不去。
◎ 過度擔心壞事會發生。
◎ 迴避日常活動,像是上學、出門、見朋友。

當你注意到,孩子有上述任何一種行為時,就記錄下來:他們當時在哪裡?在這些現象出現之前發生什麼事?或即將發生什麼事?這樣一來,你就能釐清是哪些狀況,導致你的孩子有焦慮感。

請記得,對孩子來說,要開口討論焦慮感並不容易,但協助他們面對煩惱永遠不嫌晚。

談心不煩心

當孩子受焦慮所苦時,大人難免會想要保護他們,不想讓孩子經歷他們所擔憂的事情,所以可能會下意識的對孩子說:「如果那場活動讓你很煩,就不要去了。」可是這樣一來,孩子得到的訊息是:有焦慮感就表示他們無法完成那件會挑戰他們的事情。

和孩子談談很重要,在對話的過程中,請用冷靜的方式探討各種情境,才能真正進入煩惱的核心。把注意力放在解決方案與實際的結果上,而不是想著哪些事情會出錯。支持孩子,讓他們知道你很重視他們,也會和他們一起解決問題。對孩子來說,學會如何有效的面對負面想法與負面感受很重要,這樣他們才能獨立、自信的成長。

——摘編自《趕走焦慮小怪獸》,(大樹林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