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兩岸三地

斥洋奶粉暴利 中共農業部遭討伐

【記者金靖/綜合報導】中國廣播網1月11日以「農業部:洋品牌奶粉蠶食中國市場並獲暴利」為標題發文稱,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馬瑩日前透露,2010年前11個月,奶粉進口總量創下歷史新高,達到37.06萬噸,國產奶粉的市場分額進一步被蠶食。馬瑩說,洋品牌的大舉進入讓國產奶粉產業鏈遭到破壞,進口奶粉在中國市場上牟取暴利,並讓中國消費者支付不合理的高價。標題中以「蠶食」和「暴利」兩個貶義詞貶低洋奶粉的進口,一派正氣凜然的討伐姿態。不過令農業部相關部門始料不及的是,他們對洋奶粉的指責卻招來了國內網民對他們的一致撻伐。

《長江日報》劉林德發文指出,外國商品進入國內市場,並沒有違犯貿易規則,全由消費者自己做出選擇,本身並無可指責之處。產業脆弱,國貨萎縮,不能怪消費者不愛國,得問問為什麼國內的消費者都不愛搭理你?

網友「但純」撰文,國產奶粉要想贏得消費者,上策永遠只能是確保「質量好,安全可靠」,而不在於其他,價廉卻不安全的奶粉,誰又敢於選擇?安全與否是消費者關心的第一要素。

評論人士「五嶽散人」撰文分析,在農業部的這位官員看來,這是中國消費者支付了不合理價格,問題是現在支付的這份暴利,其實是為中國奶業與中國的食品監管買單。如果三聚氰胺事件第一時間就由早就知情的政府部門宣布,並且緊急召回並合理賠償的話,相信即使中國的消費者對於一個品牌的信心沒有了,對於其他品牌的信心總是還有一些的。但是,隨後還發生了兩、三次相同的事件,用的都是本來應該銷毀的那批奶粉。

評論又稱:一個行業或者說一國的產品之所以被認同,並非只有企業做出了努力,更多的時候一個產品背面打上「製造於某某國」的時候,是一個國家的政府在為它的企業背書。如果政府盡到了責任,產品自然也就是好的。如果相反,就是「MADE IN CHINA」變成廉價品、不可靠代名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