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台灣鄉情

金黃台中大雅小麥的繽紛世界

從小生長在工藝世家的趙家三兄弟,將小麥呈現於藝術創作。

近期燕麥越來越紅,因此大雅農民也開始種植燕麥。

統一企業也發現了這塊寶地,和當地農民契作「大麥」的種植。

大雅小麥品種屬「台中二號」,質地黏稠、綿密,成麵糰光滑細緻。

在台灣一片稻禾米香的世界裡,台中大雅員林有一片麥穗金黃的奇異天空。在小麥最全盛的時期,種植面積高達700公頃,稻米收割後空閒下來的時間,農民也沒辦法休息,儘管東北季風肆虐的寒冷冬天,大雅農民在農地裡種番茄、蘿蔔、白菜、芥菜,而種植小麥的選擇,就和其他地方的農民有所不同。

文/筱玲 圖/賴瑞

台灣地處亞熱帶,很難與性喜乾冷的小麥聯想在一起。但是大雅的自然條件,卻與這來自北國的作物出奇的契合,由於當地冬季雨量稀少,氣候乾燥又冷冽凍人,加之微風吹拂,最適宜小麥生長,於是憑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種植出品質絕佳的小麥。為此,大雅文化學會每次談到這份「奇蹟」時,總是充滿驚歎與感激。

精純小麥製酒麵
外國酒類未開放進口的年代,大雅農民大量種植的小麥,主要提供埔里酒廠釀製紹興酒。

當外國酒占據台灣市場後,大雅小麥的種植也隨之縮減至70公頃,供應對象轉為金門農業試驗所;由於大雅小麥的品質比金門小麥更優良,留下的麥種可在隔年種出更精純的小麥,所以金門便捨棄當地種子,專門收購大雅的麥種。

在大雅的土地上,不只有台中二號──春小麥,還有顆粒碩大的大麥、細小如花花瓣的燕麥、質地硬實的杜蘭小麥等各類農產。統一企業也發現了這塊寶地,和當地農民契作「大麥」的種植,以及用於製作義大利麵的「杜蘭小麥」,而時尚健康的「燕麥」,也在農民的努力下開始種植。

文化節展現創意
隨著大家發現小麥的價值,大雅的3月也跟著熱鬧起來。小麥田裡立起了色彩豔麗的麥草人與麥草祈願樹,飛揚著五顏六色的鯉魚旗,昭告著小麥成熟的消息。探訪的人潮從四面八方而來,來大雅看金黃的麥浪,品嘗小麥鮮甜的滋味。

大雅小麥的品種屬於「台中二號」,質地較黏稠、綿密,成的麵糰光滑細緻,製作出來的麵食,充滿小麥的香氣和清甜。收成後製作的麵粉,在大雅的十家麵食專賣店裡製作成各式常見的麵食。

原來大雅的小麥,只是為了留下隔年的種子,還沒有想到要碾成麵粉,製作麵食。直到7年前推廣一鄉一特色,舉辦小麥文化節,大雅家政班研發出許多小麥創意產品,才真正嘗試使用大雅農民自己種出來的小麥。

這才發現自己的家鄉有這麼珍貴的資產,每年只要在冬季種下小麥的種子,覆蓋上稻草讓種子發芽成長,不必使用農藥,不必費心照顧,隔年3月,小麥就會在大雅的土地上金黃遍地。

小麥藝術與美食
除了10家在地的麵食館製成傳統的小麥食品,在大雅熱鬧的民生路上,有一家創意料理餐館──春羽小館。這家餐館隨處都可見到小麥。牆上的小麥畫作,麥桿編織的璧飾,小麥的各種藝術面貌,在館內豐富呈現,只要一進門,美麗的小麥世界就會熱情迎向你。

鮮蔬燒是饕客們的首選,用新鮮的蔬菜和超綿密的春麥麵粉,煎燒成酥脆的麵餅,外皮香酥,內餡柔軟;還有用鮮甜的麵粉混合鮪魚、豬肉揉成圓滾的麥丸也不容錯過。小麥桿製的手工麵,酸甜的番茄熬煮的高湯,配上口感十足的麵條,兼有中式湯麵的清爽與日式拉麵的濃郁。

陶土的藝術呈現
小麥除了可以吃,可以玩,也可以表現在藝術創作上。大雅在地的藝術家,找到許多小麥創作的靈感,尤其是從小生長在工藝世家的趙家三兄弟──勝傑、勝湧與崇源。

利用小麥燒成的麥灰,混合鄰近大度山的紅土,加上1,230度高溫燒烤,趙家窯創造出獨一無二的麥燒陶具。小麥灰呈現出溫潤的色澤,紅土在高溫燒製下突顯出的赭紅色塊,無不讓人驚豔。

自稱「社造麥哥」的陶藝家趙勝傑,積極參與小麥文化節企劃文宣與麥鄉文化創意發表,秉持「創意來自於生活,而創作回歸於生活」的理念,在作品中詮釋地方文化觀光景點與自然生態環境。

舉凡小麥圖紋的陶製小火鍋,手繪小麥麥穗的茶罐,小麥結穗的圖樣環繞在各式圓盤、陶碗、握杯,麥皂製作以及陶藝體驗課程。走進趙家窯,等於鑽進小麥的生活美學天地。

可愛麥根小學堂
大雅在地社區營造團隊-藍鵲飛揚,為大雅的小麥營造了一所迷你學校,利用大明國小附屬小學的廢棄教室,建造了可愛的麥根小學堂。

這個荒廢了十多年的小學教室,位在大林路旁,曾經是流浪漢聚集、不良分子滋事的地方,如今已是整齊潔淨、花木扶疏的好地方。每逢星期六為上課日,大雅小麥就是學習的主題,學習小麥的種植、推廣,為小麥創造更多的價值。

如果來到麥根小學堂,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面泥塑的小麥景觀牆,突起的一顆顆金黃麥粒,都像是真實的小麥顆粒黏貼而成,那可是社區居民的心血結晶,小麥藝術的展現。

金黃屋頂的小麥草屋,就是小麥在此的歷史見證。為了小麥,大雅的住民們把他們努力的點點滴滴,在這裡真實呈現。◇

小麥不僅可以吃,可以看也可以玩,製成可愛的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