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博覽

 一個令人悸動的竹雕藝人彭老師 

彭定松,彭老師,是我初春北埔行念念不忘的老師。
元宵節史蹟聯誼會團拜,初見數位來自花蓮、桃園、北埔、滬尾的文史工作朋友們,大家還相當陌生,第二天,即展開我們的北埔行。當天深夜,在大雨滂沱中,我們集聚於北埔佳園渡假山莊的小木屋,大家共談各地文史工作的困境與展望……

席中,彭老師提及他家鄉苗栗的五穀宮即將被拆的種種歷程與其痛心體驗。在他持重的表情與堅持「護廟」的言談下,我迥然發現,這一天多來,我怎麼沒有發現這一號人物?他,是一個奇蹟!
奇蹟不只於十二年前他罹患肝癌;奇蹟不只於他在病中藉著一把刀、一塊木開拓了他以往從來不曾想、從來不曾要的人生;奇蹟,更是他勇於踏出與堅決執著!

第二天,大雨中,我們來到彭老師的苗栗竹雕工作室。本來,我並不引以為意,心想,「竹雕」再偉大也超越不過故宮裡的那幾件明、清珍品。但,看了彭老師的作品後,我真是嚇呆了!彭老師的作品絕對是巧手慧心、驚人之作!而且其件數之多,真是令人難以相信,他能在短短的十二年中製作那麼多精品。尤其是散置一旁的一千多件竹雕童玩,更讓我感動。

憑彭老師的手藝慧心,他絕對可以再出產更多的精緻竹藝。但他卻花了許多心思去研發童玩,為的只是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告訴他們,原來在我們的童玩中,深藏著許多先人的智慧與哲思。
我問彭老師,他有沒有嘗試木雕?彭老師說,他最先是刻木雕,後來覺得木材的產量日漸減少,而竹子的生產在台灣可說是源源不絕,所以,他改刻竹雕。但竹雕比木雕困難,所以他又藉著他以前從事水電、機械工程的技術,研發雕竹的刀具。

另外,他又述說他製作「竹籜」工藝的經過。原來,在他從事雕竹的生涯中,試圖突破他現有技藝的瓶頸,是一個藝人最大的挑戰。有一天,他在台北某一個小公園中踱步,苦思其技藝的轉型,突然從空中掉下一塊竹片,在陽光的照拂下,閃閃發光,他覺得這竹片的色澤、造型皆很美,就撿拾回家。回家後,卻被太太奚落一番,他氣極之下,將竹片撕掉,沒想到在撕竹片時,他發現竹皮內層有一層纖維狀的組織,經字典查閱,得知此為「竹籜」。於是憑他的巧思,他居然研發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竹籜」藝術。我們觀之,也嘖嘖稱奇。

大自然,真是巧妙,但如沒有彭老師的聰穎,我們根本不會發掘此「寶」。感謝老天爺,讓彭老師戰勝了病魔,發揮他的才智,創造了他生命裡嶄新的一頁!
彭老師說,因為他的病,讓他無法預知未來、掌握未來,所以,他非常珍惜現在,每天都能善用時間──這是一種對時間的頓悟,我們每一個人不也是無法預知未來嗎?這三天來,彭老師陪我們在大雨中奔波,而三天,對他的藝術生涯來講,是多麼寶貴!

我拿著一顆竹雕蓮蓬欣賞,彭老師說,這一件作品,要雕三天。我心中久久無法言語,蓮蓬啊!你如有知,該怨我們浪費了彭老師多少時間,三天,也許您的小baby 就會誕生呢!
彭老師又說了一個故事──他生命中的恩人。有一位企業家為鼓勵他,在他生命中最潦倒的時候,購買了他生平中的第一件竹雕作品,而且價錢非凡。事後,這位企業家還把這件作品送還給他,讓他永遠珍藏。彭老師說,每天他看到這件作品,就給他再拿雕刀的力量!
我們對彭老師的作品真是愛不釋手。有人忍不住問彭老師:「老師,您的作品賣不賣?」(雖然依我們的財力絕對買不起一件彭老師的作品。)老師說:「不賣。我死後,全部捐給故宮。」好一個「忠烈人士」、「性情中人」!難怪,我在彭老師的身上看不到一點「孔方兄」的味道。彭老師真的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
離開彭老師的工作室,在門前,彭老師隨手摘下兩片其手植的石蓮樹葉,放進嘴裡,說:「這是治癌的。」然後,瀟灑的帶我們走進苗栗的街市。我和吳木通楞在那裡,驚訝於彭老師的灑脫行為,也好奇於石蓮竟然可以那麼大方的吃法,於是我們也如法泡製,摘下二片,吃將起來。在咀嚼之後,那份水汁盈滿、純淨透心的感覺,已讓我深知:癌症對彭老師已不再重要了!
彭老師在前面快步邁進,他興奮的要帶我們去看苗栗的兩棵大樹(樟樹:800年,茄冬:500年),我卻在隊伍的後面「舉步維艱」,嘴裡嚼著老師家門前的石蓮葉子,心中想的卻是幾天前老師為了保護「五穀宮」免於被拆,被主張拆廟的人打得遍體鱗傷的畫面,……

彭老師啊!您實在是一個奇葩!◇

      

 

文/吳黛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