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飲食文化

火鍋的由來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歷史悠久。據考證。東漢時期即有火鍋。

  唐代白居易的詩〈問列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就唯妙唯肖地描述了當時吃火鍋的情景。到宋代,火鍋的吃法在民間已十分常見,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譜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鍋的介紹。元代,火鍋流傳到蒙古一帶,用來煮牛羊肉。至清代,火鍋不僅在民間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用料是山雞等野味。據說乾隆皇帝吃火鍋成癖,他曾多次遊江南,每到一地,都備有火鍋。相傳,他於嘉慶元年正月在宮中大擺「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鍋1,550多個,應邀品嚐者達5,000餘人,成為歷史上的一次火鍋盛宴。

  中國的火鍋花色紛呈,百鍋千味。著名的如廣東的海鮮火鍋,食而不膩,味美無窮;蘇杭一帶的菊花火鍋,清香爽神,風味獨特;雲南的滇味火鍋,鮮嫩香辣,風味獨特;重慶的毛肚火鍋風味別緻,吊人胃口。此外,杭州的「三鮮火鍋」、湖北的「野味火鍋」、東北的「白肉火鍋」、香港的「牛肉火鍋」、上海的「什錦火鍋」等,也別具風味,堪稱寒冬裡的「席上春風」,為食客們所津津樂道。

  火鍋不僅是美食,而且蘊涵著不少飲食文化的內涵。如東北人招待貴賓時,火鍋裡的菜擺放頗有講究;前飛後走,左魚右蝦,四周輕撒菜花。即飛禽肉類放在火鍋對爐口的前方,走禽肉類放於火鍋後邊,左邊是魚類,右邊是蝦類,各種菜絲稍放少許。若對待不速之客,則把兩個特大肉丸子放在火鍋前邊,後邊是走禽肉類,示意你離去。台灣客家人多在大年初七這天吃火鍋,火鍋用料有七樣菜是少不了的。即芹菜、蒜、蔥、芫荽菜、韭菜、魚、肉,其寓意:勤快、思緒清楚、聰明、人緣好、長久幸福、有餘、富足。

文╱向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