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博覽

神遊龐貝 看古跡

雙排辦圓珠手鍊

三足圓形獸腳爐

海神尼普頓浮雕像

酒神戴奧尼索斯與亞莉雅德像壁畫,是現存最大幅的龐貝壁畫。

文/簡百志、攝影/宋碧龍

龐貝是一個悲慘的代名詞。對大多數人來說,它代表了旦夕覆滅;它代表了神的憤怒;它代表了一座被火山吞噬的羅馬古城。

或許是神要用龐貝城來啟示些什麼吧!於是,地球舞臺上的這座「龐貝博物館」沈睡快二千年後,竟然從塵土中重見天日。無論是死者的遺骸乃至建築與器物,覆滅前夕的龐貝城又映入世人的眼簾。

乘著雅興,我來到了台北的科學教育館。這裡正展出『龐貝特展』。除了眼觀古跡之外,我獨特的神遊一番。我思索著:這座廢城的重現究竟是出於什麼樣的安排。

千年之餘悲

這些被挖掘出來的古代遺物充滿了恐懼與哀怨。恐懼的是毀滅的記憶太深;哀怨的是來自於被塵封二千年的黑暗之苦。每件器物其實也都有其靈性的一面。

它們來到台北,而我來到它們面前,說起來這也是一種緣。

靜觀古物,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它們的心情。

不同於大多數其他的古代文明,龐貝人的生活重心不在神而在於俗世的享樂。

例如古代的兩河文明、印度文明或是瑪雅文化的生活中心都是神廟或祭壇;而龐貝的中心卻是競技場、公共浴室與劇院。

從重視俗世享樂這點上看,龐貝城人和現代人差別並不大。

由於缺乏信仰,他們沈迷於人獸對戰,因此這座僅二萬人的小城也擁有一座可容納一萬二千人的競技場。他們沈溺於情色,是以妓院與酒店林立。許多住宅裡都有不堪入目的春宮畫。更嚴重的是,他們的行為背離了神給人限定的道德規範,同性戀十分盛行。

他們當然也供奉神像,有些人家裡也有神龕。不過,龐貝人的信仰似乎和現代人的信仰特點相去不多:「物質多於精神,表面勝於實質」。

然而,大多數古代人可不是如此。他們發現,城市除了有形的存在之外,還有無形的力量在支持。因此古代的城市建築基本上是以神為中心,或是按照天地的對應關係而興建。例如中國人講究風水,都城的建築自有其朝代的特性與其傳承的內涵在。像明朝人構築紫禁城時就有一套嚴謹的術數來對應天地,並展現中土的意涵。因為如此,整個都城便宛如一座有神護持的地方。

其他的例子還有,如巴黎的藝術、京都的唐風建築或是台北故宮文物的完整遷運等等,都是表現出神傳文化有神的護持。那些古城古蹟古風之所以能夠歷經戰火而得以保存下來,除了運氣之說外,最重要的還是冥冥之中有神的看護。

相反的,當人變壞了,精神與靈魂也就墮落了。那麼,物質的一面也就出現變化了。有的是出現戰火;有的是出現瘟疫;有的是出現天災;有的會出現陸沉。總之,就是這一區域的人隨著其精神的變異,物質的一切也就會被消亡。留下來的只是風化的塵土而已!

龐貝城出土的一隻銀製飲杯上刻著:「盡情享受生活吧,明天是捉摸不定的」。因此,有人說,龐貝城是亡於淫亂,甚至拿出《聖經》裡提到的所多瑪來相提並論。

也有人說,龐貝城是亡於不信神。不過,所謂的「不信神」應該不等於是「沒有宗教行為」的意思,而是指當時人的道德敗壞,不真正按照神的標準去做。

遺憾的是,這似乎沒有引起當代人的嚴肅反省。

原因是:不信「天譴說」的人也大有人在。例如,德國詩人歌德看見龐貝後說:「在世界上發生的諸多災難中,還從未有過任何災難像龐貝一樣,它帶給後人的是如此巨大的愉悅」。有人說,它以瞬間痛苦的毀滅為代價告訴了世人為什麼要盡享生命之歡樂。

重現天日之啟示

我隨手找一下資料,其實像龐貝這般遭遇的無名之城還有一些。例如河南的內黃縣三楊村挖出一個完整的漢代的古村落。此外,中國社科院考古所也在青海民和縣喇家村發現了一座「東方龐貝」古城。該城仍保留了在四千多年前被地震洪水毀滅瞬間的狀態。

此外,1815年,印尼巴哇島的坦博拉火山噴發,共有超過十萬人罹難。考古人員在遺址中發現:所有當時的人們、房屋和文化都仍保持在1815年時的原貌。

以上三例,研究人員多以「東方龐貝」稱之。看來,龐貝城已是這類古城的招牌。

還有多少「龐貝城」的翻版呢?我們不得而知。只是,當我們「吃喝快樂」時,不免要擔心:是否我們的都市不知不覺間會變成下一個「龐貝」!

今日不知來日事,且莫虛度歡樂時。那些埋下塵土下的古物遺跡只是一種藝術品而已。它,難道與我真有什麼關係嗎?

相信很多人會有此一問!

然而,龐貝城出土的意義不應該陷入「天譴說」與「享樂說」的爭論中。如果要天譴,當代社會早就不知該滅亡幾次了。如果要談到享樂,現代人的物慾橫流與靈性腐敗早已超越當時的羅馬人,還用他們來教嗎?如果用加諸於龐貝城百姓的道德標準來看,當代社會的景況其實更惡劣。

可是,今天的人為什麼還沒「遭天譴」呢?其實,龐貝城的出土給了點提示。

龐貝城出土象徵的意義不是「徹底毀滅」;而是「死而復活」。挖掘龐貝城使其重見天日象徵的是「重見廢城」,其實也可說是「重建廢城」。

當代社會的人心已經腐敗不堪,地球的生態環境宛如一座待亡的廢墟。人類最需要的就是在大劫到來之前徹底提昇人類的善根。當人類能夠提昇,自然就不需要毀滅。當人類能夠回頭,人類就可以避免浩劫。

「廢城重見(建)」隱約的告訴了世人,主並沒有選擇滅亡一途,他選擇了濟世的路,他給人類自己回昇的機會。人心的覺醒才是關鍵。

龐貝城猶如一座活生生的大型道具,跨越千古訴說著因腐敗而覆滅之城可以再見天日,死者雖不能真正的復活,但整個城卻得以新生。多麼偉大的啟示啊!

想起出土古物散發的千古餘悲,我也感而歌之曰:

舊法解體看廢城

神佛濟世新宇成

大舞台上神道行

鬼退人回善善哉

收拾舊日殘局,且看來者洪願正行!善哉善哉!◇

輕資訊

龐貝,位於義大利那不勒斯(Naples)旁的城市。西元79年8月24日,北方的維蘇威火山爆發,龐貝與鄰近的赫基雷尼亞(Hercu-laneum)遭到大量火山灰覆蓋,原本繁榮的商業城一夕之間毀滅。

在往後的1千6百多年中,龐貝這個名詞只存在於歷史書中。到了西元1748年,在維蘇威火山西南方約8公里處挖掘出一個刻有「龐貝」字樣的石塊,龐貝城終於重見天日。

維蘇威火山灰將龐貝城內各種藝術品、鑲嵌壁畫等保存得十分完整。

龐貝城面積約1.8平方公里,有7個城門,石砌城牆周長約4.8公里。西南部的長方形廣場四周有著城內最高大宏偉的建築;東南部是官府、東北部則有規模龐大的商場。

龐貝城內擁有可容納1萬2千名觀眾的羅馬競技場,以當時全城包含奴隸也僅2萬居民來看,普遍生活品質很好。或許也因此,城內酒店和妓院處處可見,甚至許多普通人家也有放置春宮畫,以現代的觀點來看,都可稱之為「淫靡之都」。

此次「龐貝城的一天」特展將重現龐貝城當時被掩埋時的面貌,共有284件展品,涵蓋當時龐貝人的生活用品、神像、醫學用具等,最驚人的則是被火山灰掩埋的人形塑像,讓人們直接感受當浩劫來臨的絕望。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台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89號

02-2837-8777 ext.1704

即日起至10月29日止

http://www.ntsec.gov.tw/pompeii/

整理/曾煥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