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博覽

一窺廟宇工藝之巧妙 剪黏與交趾陶

文/嫣華、翠燕 圖/嫣華

若要巡禮台灣的廟宇,剪黏與交趾陶這兩項高難度的傳統工藝是不容錯過的。光鮮亮麗、色彩繽紛的作品後面,不僅包含了師傅傾盡畢生的心力,還象徵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

到嘉義縣新港鄉供奉媽祖的奉天宮,眼前所看到的那些富麗堂皇的屋頂上,大部分都是「剪黏」的作品所裝飾的。藝師陳忠正告訴我們,興建於1811年的奉天宮由於1999年九二一地震時受損而大事整修。當時做剪黏的師傅們費盡心思,希望盡快將前殿、中殿和後殿的屋頂重新妝點,恢復以往的榮景,完成這個神聖的使命。

廟宇屋簷的交趾陶。

藝師陳忠正說:「前殿部分是奉天宮請求我的師父林再興先生來監督,師父再委任我來完成這個剪黏的工作。因為有師父的委託,我不敢辜負他的期望,所以我將傾一生所學,盡力地發揮。在前殿的剪黏,和一般廟宇的剪黏大不相同,它的細膩度、做法跟一般廟宇截然不同。」

整修工程分別由三組不同的藝師承攬,這是廟宇中常採用的一種良性競爭的方法,含有讓藝師們互別苗頭的意味。直到現在,在台灣的傳統工匠還是非常注重人文倫理,有了師父的託付,用最恭敬的心,把最好的手藝在神佛的殿堂呈現出來。

剪黏 立體的馬賽克

「剪黏」是中國南方特有的鑲嵌藝術,早期的「剪黏」是利用破碎的瓷片或碗片,把材料修剪成需要的形狀,然後一一的黏貼在塑造好的形體上面,所以也有人說它是「立體的馬賽克」。從製作過程來看,「剪黏」是一項非常耗時,而且勞心勞力的工作,匠師們必須把瓷片牢牢地黏貼在屋頂上,所以工程進行時,往往要花很長的時間在屋頂上作業。

「剪黏」只流傳在民間,是一種裝飾在建築上的工藝,它的起源已很難考據,相傳是中國南方特有的鑲嵌藝術。在福建的漳州、潮州一帶,清朝時就採用剪黏裝飾寺廟,在清代中葉隨移民傳入台灣,大約已有170幾年的歷史。

為了要和建築物緊密的結合在一起,製作「剪黏」的所有動作都要在屋頂上面完成,它本身的難度,再加上高度,這就是它極具挑戰性的地方了。

教趾陶 祈求吉祥平安

「交趾陶」屬於低溫的多彩陶,相傳源自於漢朝的綠釉,跟唐三彩也有一些關連;雖然它的出處難以考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清朝末年時,在中國的南方已有很多廟宇或建築物上裝飾著交趾陶。

「交趾陶」這個名稱又是怎麼來的呢?經施翠峰教授的調查顯示,原來在日本明治時期,日本學者發現,所謂來自中南半島的交趾燒,源自於廣東窯,因此廣東窯又稱為交趾燒。而傳說嘉義地區的藝師葉王跟隨廣東窯工匠學習燒陶,因此將嘉義地區燒製的「廟尪仔」,通稱「交趾陶」了。

交趾陶的特色,在於它的造型比一般的泥塑、陶偶來得細膩精緻,而它的釉色也更為鮮明亮麗。因為通常被用在廟宇中,所以幾乎每一個交趾陶和剪黏的作品都帶有祈求吉祥、平安的象徵意義。

交趾陶的製程

鰲魚交趾陶-尚未上釉。

鰲魚交趾陶。

打稿 必須把要製作的形體勾畫出來。

塑形 一般用在廟宇上的交趾陶偶,因為都是獨一無二專門設計的,所以它必須用雙手捏塑成形。手捏法還包括捏、塑、堆、刻、劃、貼等,交互運用;如果用在藝品上要做的數量比較多的話,大部分則是用壓胚成形的方式。

挖空 為了使烘燒時器體的熱度均勻,必須使其胚體厚薄平均。因為重量已降低,所以將來使用灰土或水泥黏接在壁上也較為容易。體積大的作品則必須加以切割分塊。

陰乾 必須放置在陰涼通風處陰乾,放置的時間視作品大小而定。

素燒 (第一次烘燒)──現代交趾陶用電窯或瓦斯窯來燒製,第一次燒的溫度約在1,100度左右,大約要30個小時以上,才能完成素燒。

上釉 交趾陶之所以色彩鮮豔,就是因為它用了極為特殊的釉藥,它不但和一般的陶瓷用料有所不同,各家的交趾陶藝師各自調配自己的釉藥,以區隔各家作品的獨特性。

釉燒 上釉後,再度進入電窯燒煉,完成之後,顏色亮麗卻有脫俗之感,因此交趾陶又有「寶石釉」之稱。然而,交趾陶的釉藥中因為含有鉛的成分,所以交趾陶通常不可以直接使用在食用的器皿上。

剪黏 的製作程序

剪黏的碗和剪開的碎片。

打稿(圖1)必須把要製作的形體勾畫出來。

摺線(圖2)用鐵線塑出基本形狀,這就是作品的骨架。

攪和水泥(圖3)將水泥、砂石、麻絨等均勻攪和。

製作粗胚(圖4)將攪和好的水泥材料,填入骨架之中,這就像作品的肌肉一樣。

(圖5)將陶瓷的碗片剪成適合的形狀。說到這個「剪」,這就是這門工藝最特殊的地方,早期的藝師利用破碎的碗盤,加以修剪利用,到後來為因應需求,才漸漸發展燒製出專門供給「剪黏」所用的彩色薄碗。

(圖6)將修剪好的碗片,沾附水泥,黏貼上去,至此「剪黏」的作品就大功告成了。

技藝的傳承

藝師陳忠正回憶當初當學徒的情景,他說:「學剪黏是學徒制的,第一年可以說是當小工,幫師父攪土、提土,還有做一些比較粗的東西;第二年才可以學習做簡單的剪黏,比如:水族類、花鳥類、草花等這類的製作;第三年開始學做人物類,只能做到簡單的士兵而已。等到3年學成之後,才可以做到武將騎馬這種精細、難度較高的作品。學習是漸進式的,從簡單到繁複的技藝,都是一點一滴慢慢學來的,必須吃很多苦才能學成的。」

曾獲得政府頒發民族藝師頭銜的林再興先生,分享從學徒到大師的甘苦談,他說:「在當時,不僅要學習怎麼畫圖稿,還要學做實物,每一樣都要學習,歷經3年4個月總算學成出師。我跟著師父做了6年後,自己到北部龍山寺、松山媽祖廟去做。」師徒兩人同時談起早年當學徒時候的辛苦,那真的是如同古人所說的,至少要學3年的時間,才能紮實的打好一門技藝的基礎。

林再興師傅,1929年出生於嘉義縣新港鄉。從18歲開始做寺廟的修建工作,現在已經81歲了,仍然寶刀未老,熟練地創作眼前這些小小的交趾陶偶,到現在一天仍然可以做兩個陶偶。台灣全島的寺廟很多都有他的足跡和手藝,就連外島的琉球都去過。而他所修建過的廟宇,早已經超過兩三百座了。

老師傅林再興表示,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燒製交趾陶的爐子都是現成的;從前的爐子都得自己做,自己燒,所做出來的交趾陶都是使用木材燒的。從前得到寺廟去工作,往往去一座廟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不像現在可以在家完成。

匠師就地製作交趾陶,因應不同建築、廟宇的個別需求,徒手捏製陶偶,每個陶偶幾乎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這些匠師也練就了十八般的好技藝。屋頂上除了那些活靈活現的神龍形象之外,一些中國非常著名的諸如《封神榜》、《三國演義》等的傳奇故事,也一起在屋脊的牌樓上繽紛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