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討論

國際義人何鳳山 救猶太人於旦夕

文/李明宗

「救人一命就像救了一個世界」,這是一句猶太名言,也輝映了前中華民國駐維也納總領事何鳳山於二戰期間挽救猶太人的義行,如其墓誌銘「隨其手也,千百家庭得以絕處逢生」。

何鳳山生於1901年9月10日,1938年到1940年任駐維也納總領事,當時納粹德國併吞奧地利,許多猶太人亟欲逃離納粹魔爪,但包括英國與法國等駐維也納領事館已不再發簽證給猶太人,許多猶太人性命危在旦夕。

「談到我的幼年而至青年時代,總離不開父親對我深刻的影響」,何鳳山公子、中央研究院院士何曼德談起父親,流露孺慕之情。何鳳山持節維也納時,11歲的何曼德就在歷史現場,親眼目睹德國軍隊在維也納街道遊行,風雨欲來。

何曼德回憶,當時猶太人境遇危如累卵,但是否簽發簽證給猶太人,何鳳山卻接到了分歧指令。「我國對猶太人的簽證,態度並不一致……例如得自外交部的訓令,即猶太人請求簽證入境者,條件寬厚,不予拒絕。……不過在同一政府之下,駐德大使館的態度則不然,是時陳介當大使,他以為希特勒既然反猶太人,我國為維持中德邦交,不能與他唱反調。」他在自傳「外交生涯四十年」自述。

基於人道立場,何鳳山維持「開放政策」,抵抗陳介的命令,簽發「救命簽證」給部分猶太人,讓他們前往上海,再轉往其他國家,逃過被納粹屠殺的命運。至於簽發張數,有一說指發出約4,000張,但據總統府檔案顯示,外交部亞西司認定何鳳山核發出簽證是2,000份。

不過,何鳳山未著墨這段往事太多,更未記錄建檔,後人僅能從一些蛛絲馬跡來拼湊、還原。

何曼德回憶,何鳳山當時依約前往拜訪猶太裔的美孚石油駐維也納經理羅申保(Rosenberg),但抵達時才知羅申保已被帶走審問,適時又有兩名便衣特務厲聲質疑何鳳山身分,何鳳山則反問「你要查明我的身分很容易,不過在手續上你必先表明你的身分。」

「當他人的權利被侵害,或當正義不能伸張時,他絕不會袖手旁觀」,何曼德在回答何鳳山為何要幫助猶太人時,歸因於何鳳山「深厚的人道主義和博愛的本質以外,還有他基督徒的薰陶」。

1997年何鳳山過世,何鳳山女兒何曼禮於訃聞中披露這段往事,引起以色列政府注意,於2001年授予何鳳山「國際義人」(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稱號,為中華民國官員第一人。

遺憾的是,何鳳山後來出使哥倫比亞,遭館員指控侵占專款、虛報圖利等,嗣經監察院彈劾,退休後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決議撤職並停止任用3年,但何曼德認為這是「政治性迫害」,真相如何,時間久遠,已難探究。

何鳳山後來歸葬中國大陸,爭議與紛擾已隨風飄散,唯留義行流芳人間,一如中國大陸作家余秋雨為何鳳山撰寫的墓誌銘,「隨其手也,千百家庭得以絕處逢生;隨其筆也,沉溺之身攀上救命方舟;隨其聲也,域外人士驚識中華文明;隨其形也,離亂生命重建人世信心。」

德國商人辛德勒(Oskar Schindler)曾努力營救猶太人,其事蹟被拍攝成電影「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並獲第6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與何鳳山事誼相互輝映的還有前日本駐立陶宛外交官杉原千畝。何鳳山曾被稱為「中國辛德勒」,杉原千畝則有「日本辛德勒」美名。

杉原千畝1900年生於日本岐阜縣,持節立陶宛期間,有許多猶太人希望及早避免納粹掌控,杉原千畝不顧日本外務省訓令,擅發2,000餘張日本過境簽證給猶太人,拯救超過6,000人的性命。

日本戰敗後,杉原千畝與家人成為戰俘,在收容所待了1年,返回日本後又遭日本外務省誤解為與猶太人有金錢交易而免職,晚景堪憐。直到以色列政府頒給杉原千畝「國際義人」稱號後,日本外務省也稱其為「具有勇氣做出人道行為的外交官」,終獲平反。

波蘭神父聖國柏(St. Maximilian Kolbe)1941年被送入惡名昭彰的奧希維茲(Auschwitz)集中營。某個悶熱的晚上,1個猶太人逃跑,集中營規定若不能找回這個人,就要殺10個猶太人連坐懲罰。

這10個人選出後,其中1個人哭喊「我的家人該怎麼辦?」聖國柏這時站出隊伍對納粹軍官說,「我是一位波蘭天主教神父,我願代替他死,因為他有妻子兒女」。聖國柏求仁得仁,1982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Paul II)將聖國柏列為殉道聖人。

納粹無情,人間有情,何鳳山、杉原千畝與聖國柏的事蹟已是最佳見證。

——轉載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