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藝文活動

惜墨如玉 台灣墨玉特展

台灣墨玉雕飾「荷塘戲波」。(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
台灣墨玉雕飾「荷塘戲波」。(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

文/鍾元
國立台灣博物館推出「惜墨如玉:新品種寶石──台灣墨玉特展」展出至104(2015)年1月25日。此次特展由玉的文化與歷史談起,進而介紹玉石的分類、台灣玉的礦物學特性,並認識極 具潛力、台灣本土所產新品種黑色的蛇紋石玉──台灣墨玉。
蝴蝶。(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蝴蝶。(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

花東新星台灣墨玉

台灣花東向來有「地質天堂」、「玉石故鄉」美譽。由於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的隱沒碰撞帶,岩石產生變質、火成及熱液蝕變等各種不同的地質作用,因此蘊含豐富的石頭種類。

目前已開採出:玫瑰石、台灣玉、台灣藍寶、紫玉髓等玉石;還有金銅礦、石棉礦、大理岩礦和蛇紋岩礦等礦床。台灣墨玉則為台灣的新品種寶石,蘊藏量相當驚人,極具開發的潛能。 

鳥語花香。(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鳥語花香。(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

「台灣墨玉」一名係由臺博館策展人方建能博士於2010年進行礦物學研究後命名,以便與世界其他寶石有所區分。他表示,在野外地層中,雖然台灣墨玉與知名的台灣玉生長在一起,但由不同礦物種類組成,化學成分也有所差異。

蛇紋岩中原來不透明的蛇紋石類礦物,經過適當的地質作用後呈透明或半透明,加上不透明的磁鐵礦,就形成了美感獨特的「台灣墨玉」,台灣玉則屬閃玉。近年來台灣玉石業在礦務局協助下,已有計畫開採台灣墨玉。

其實台灣墨玉並非現在才發現,方建能博士表示,早在民國67年「台灣花蓮豐田軟玉礦床之礦物研究報告」中,即刊載:「在豐田地區出產的黃綠色半透明的蛇紋石──鮑文玉也被開採當作台灣玉來賣。由於以往因未發現大型礦床賦存,因此並未單獨開採利用,只偶爾被魚目混珠當作閃玉來賣。」其中鮑文玉即是蛇紋石玉,與岫岩玉、岫玉一樣,都是蛇紋石礦物組成的玉石。

晶瑩的台灣墨玉杯。(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晶瑩的台灣墨玉杯。(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
 
墨玉與橄欖色石。(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墨玉與橄欖色石。(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

古今玉石相互輝映

玉石因稀有且質韌剔透,常用作朝供天地與祭祀活動中的禮器;加上玉石具辟邪、護身與增福添壽等功能,在中華文化中是最具代表性的配飾,自古雕刻工藝即相當發達。即便至今,也廣受全世界尤其是華人的歡迎。

虎威。(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虎威。(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

展覽中還有世界聞名的台灣玉,台灣玉為綠色閃玉,與屬蛇紋石玉的台灣墨玉不同。民國50~60年代是台灣生產閃玉的全盛時期,當時,台灣加工生產的閃玉玉石數量占全世界八成左右,每年平均銷售金額約新台幣50億元,因而成為世界珠寶加工及出口的王國。

此外,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也共襄盛舉,提供了卑南文化出土的玉器參展。金工藝術家林淑雅教授亦利用台灣墨玉與台灣玉,參酌古玉石器物形制,結合異材質創作出時尚首飾與文創飾品。喜好玉器溫潤、溫婉光輝、高潔特性的民眾,可在此展覽中欣賞到美感各具的古今玉石創作。◇

 

手鐲。(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手鐲。(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
台灣墨玉飾品。(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台灣墨玉飾品。(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
台灣墨玉雕飾「礁魚」。(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台灣墨玉雕飾「礁魚」。(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