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父親節話嚴父 歷代嚴父教子重德修身(上)

  (圖/志清)
(圖/志清)

文/記者周慧心
中國古代流傳下來很多著名賢母的故事,其實古代嚴父教子的故事也非常多,與母親不同的是,父親們除了言傳身教之外,多以「家訓」、「家書」等方式勸戒子孫。中國人自古注重庭訓家教,歷史上著名的帝王將相、名臣大儒都留有家訓。「重德修身」是各家家訓的核心內容。

 周公的《姬旦家訓》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制禮作樂。周公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

周公在輔佐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時,身體力行、勤勉從政,同時還諄諄教誨侄子成王、兒子伯禽必須養成勤政愛民、謙恭自律、禮待賢才的作風。周公教誡子侄有《戒子伯禽》和《戒侄成王》二部家訓傳世,這兩部家訓合稱為《姬旦家訓》。

《姬旦家訓》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是中國第一本成文家訓,首開中國古代仕宦家訓之先河。把訓誡子侄提到「王家」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曹操在其名篇〈短歌行〉裡,讚揚「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理政治國風範。

周成王曾與小弟一起站在樹下,他拿了一片桐葉給小弟說:「我封你。」周公聽見了,便拜見成王說:「大王封弟,甚善。」成王說:「我不過是與他開個玩笑而已。」

周公嚴肅地說:「人主無過舉,不當有戲言,言之必行之。」意思是,君王的言行舉止不應有過失,不應有開玩笑的話,說過的話一定要做到。於是,成王封小弟為應侯。這件事使成王沒齒難忘,直到老死都「不敢有戲言,言必行之」。這就是著名的典故「桐葉封弟」。

在《戒子伯禽》中周公告誡兒子說:「你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就怠慢、輕視人才。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輔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輕賤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已散的頭髮,接待賓客,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聽說,德行寬裕卻恭敬待人,就會得到榮耀;土地廣大卻克勤克儉,就沒有危險;祿位尊盛卻謙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貴;人眾兵強卻心懷敬畏,就能常勝不敗;聰明睿智卻總認為自己愚鈍無知,就是明哲之士;博聞強記卻自覺淺陋,那是真正的聰明。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即使貴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為遵循了這些品德。不知謙遜從而招致身死國喪,桀紂就是這樣的例子。你怎能不慎重呢?」

伯禽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沒過幾年就把魯國治理成民風純樸、務本重農、崇教敬學的禮儀之邦。

 康熙教子《庭訓格言》 

《庭訓格言》為清聖祖康熙皇帝所作。(維基百科)《庭訓格言》為清聖祖康熙皇帝所作。(維基百科)

康熙治國六十年,建樹甚多,其創業、守成之功績舉世公認。康熙曾對諸官說:「朕經常想到祖先託付的重任。對皇子的教育及早抓起,不敢忽視怠慢。天未亮即起來,親自檢查督促課業,東宮太子及諸皇子,排列次序上殿,一一背誦經書,至於日偏西時,還令其習字、習射,復講至於深夜。自春開始,直到歲末,沒有曠日。」

法國傳教士白晉以親身見聞,向法國皇帝路易十四作了報告。白晉在報告中說:中國皇上以父愛的模範施以皇子教育,令人敬佩。

《庭訓格言》是康熙皇帝撰,其子雍正皇帝筆述,共246條,包括讀書、修身、為政、待人、敬老、盡孝、馭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事。

康熙身後的兒孫們,多數能文能武,尤其在他之後的兩個傑出帝王:雍正皇帝,功業顯赫,見識超人;乾隆皇帝,儒雅倜儻,自號「十全老人」。正是「康熙盛世」的基礎,奠定了滿清王朝二百多年的基業。所有這些,都是受到了康熙皇帝的道德遺澤和他的《庭訓格言》這本珍藏的皇家遺囑讀本的影響。

顏之推的《顏氏家訓》

顏之推生於南北朝時期,山東琅琊臨沂人,曾在北齊和周做官。他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處世哲學寫成《顏氏家訓》一書訓誡子孫。全書共有七卷二十篇,各篇涉及內容非常廣泛,主要是以傳統儒家思想教育子孫,講如何修身、治家、處世、為學等。歷代對《顏氏家訓》非常推崇,甚至認為「古今家訓,以此為祖」,反覆刊刻,雖歷經千餘年而不佚。

《顏氏家訓》在「風操篇」中有一段用對比手法寫的話:裴子野樂善好施,儘管家中並不富裕,也收留那些飢寒交迫不能自救的遠親故舊;遇上水旱災害時,甚至用二石米煮成稀粥,無償供給那些沒有飯吃的人們,自己也和大家同吃一鍋飯,而且從不厭倦。京城鄴下有個大將軍,貪慾無限,積蓄無度,家童已有八百,還要發誓增至一千。此人極為吝嗇,早晚每人的飯菜,只能開支十五文錢,如果有客人來,也不增加一分。後來犯罪判處死刑,家產全被沒收,麻鞋有一屋子,舊衣藏了幾個倉庫,其餘的財寶,多得不可盡數。

顏之推在這裡把裴子野和大將軍加以對比,其意是教育子女要重視修身,堅持操守,要樂善好施,潔身自好,不要做金錢的奴隸,更不能貪得無厭,遭致殺身之禍。

顏之推的苦心沒有白費,顏家子孫果然爭氣。他的孫子顏師古是唐朝注《漢書》的大學問家,五世孫又出了譽滿書林的顏真卿和名政治家顏杲卿。◇

 

《顏氏家訓》。(http://ctext.org/zh)《顏氏家訓》。(http://ctext.org/zh)
《顏氏家訓》。(http://ctext.org/zh)《顏氏家訓》。(http://ctext.org/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