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際

美國薪資霧裡看花 中國股市浴血奮戰

文/陶冬(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
美國利率和中國股市主導了上週的市場,最後美國薪資資料令多數風險資產的價格有所斬獲。中國A股跌跌不休,不僅重創本來就很脆弱的本土資金的信心,更令外資擔心系統性風險,空軍在港股和商品市場做空,中國股市在某種程度上取代希臘債務問題,成為最牽動市場神經的新焦點。美國局勢也不甚明朗,聯準會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之後並沒有釋放出進一步的9月升息的暗示,但是也沒有否認下次開會時啟動利率正常化週期,週五公布的資料顯示美國薪資成長處在33年來最慢的速度,而薪資成長恰恰是聯準會最擔心的通膨源頭。美國十年期利率應聲下降,美股跌,美債升,美元匯率回落,黃金價格敗部復活。相對於黃金,石油和大宗商品市場更擔心新的產能出現,價格繼續低迷。

美國ECI(employment cost index,就業成本指數)指數,若非專業人士很少會長期關注的這個經濟資料,不過它在上週卻對市場帶來重大衝擊。該資料顯示美國的薪資成長正處在1982年以來最弱的成長狀態,而聯準會正是將收入成長作為升息與否的前提條件,部分市場人士又將聯準會首次升息的時間向後推了。毫無疑問,薪資成長目前是美國通膨前景的最大威脅,也是美國貨幣當局的政策聚焦點,對於美國何時啟動升息以及多快升息,意義深遠。但是ECI指數本身波動頗大,這次薪資放緩主要源自零售行業,而零售行業受銷售佣金影響而波動極大。筆者相信:接下來的非農就業資料,對判斷就業市場熱度更重要;聯準會升息的力度和頻率,比初始升息的時間點更重要;市場對聯準會升息的反應,比聯準會升息本身更重要。

中國股市,現在正成為全球市場的聚焦點。與過去情況不同的是,過往中國因素多為利好消息,這次卻被看作是風險的源頭。外資擔心系統性風險,擔心實體經濟的需求,不過最大的擔心是根本看不明白政府的意圖,政策出招飄忽不定,於是每次市場反彈成了逢高出貨的機會和賣空的機會。A股ETF的資金不斷出走,但是受到資金跨境移動上的限制,拋空標的更多在港股、亞洲股市、大宗商品和商品貨幣,一些倚重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的股價也受到較大的衝擊。筆者認為中國政府出手救市,是穩定人心、防範金融系統風險的必需,不得已而為之。但是在救市過程中,無論方向還是手段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有些做法匪夷所思,主管部門之間的協調亦多阻滯。如此行事,在犯「一而再,三而竭」的忌諱。

本週焦點在美國非農就業資料和中國A股。美國7月非農就業預計增加205K,較前幾個月有所放緩,不過仍停留在200K以上;如果屬實,市場對聯準會升息的判斷可能更加分歧。美國時薪成長預計加速至0.3%,失業率在5.3%。美國其他資料中,ISM預計第三個月連續上漲;汽車銷售和ADP資料估計都不錯。在歐洲,零售資料繼續溫和改善,德法工業生產亦有些微改善。英國PMI也在上升,增加升息壓力。英格蘭銀行週四開會,會後聲明的發放形式有所改變。預料利率不變,但是言論趨強硬。在亞太區,中國官方PMI可能與上月持平,日本和澳洲央行例會,但是預期無政策性變化。(轉載自陶冬博客,以上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