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台灣觀光2.0 永續發展「心」經濟 (3)「露客」湧山區 無法可管亂象多

文/記者黃捷瑄
當「陸客」湧入台灣知名景點時,國內的「露(營)客」爆增,據中華民國露營協會估計,10年前常態露營人口約20~30萬人,至2014年已成長10倍,至200萬人。在露營風潮下,據露營社團「露營窩」資料,全台至少有1,400個營運中的營地,主要集中在南投、新竹、苗栗的山區。

截至2015年的一年中,營地就增加300個。由於每個營位要價800~1,200元不等,每到週末幾乎一位難求,利潤比經營民宿、飯店都高,因此許多果園、梯田被闢建為營地。

伴隨露營風潮而來的,營地業者超收、消費糾紛、水土保持、水汙染、垃圾處理、緊急醫療等問題,目前僅能靠「露友」社團分享營地的服務品質。由於中央對營地、露營行為的法規付之闕如,營地成長最快的新竹縣及苗栗縣政府2015年自訂管理辦法,以免發生憾事再來亡羊補牢。

中華民國露營協會執行長石盛良對《客家新聞雜誌》說:「台灣營地權責單位太多,比如農牧用地、山坡地管理,遠遠超出二級單位(交通部)觀光局的能力範圍,根本之道是跨部會整合。」

露營爆紅是政府法規跟不上遊憩行為發展的例子之一。然而,除了政府之外,學者認為,營地業者及露客也都應該思考一下自己的責任。師大地理系教授、專長觀光遊憩的學者李素馨說:「談永續旅遊或生態旅遊,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責任』,如果是負責任的旅遊,就要對環境的消費越少越好。」

丟失的環境教育

「露客」造成的環境負擔與露營型態改變有很大關係,過去童子軍式露營學習野外求生、就地取材;但現代「露客」開著車、載著帳蓬、炊具、折疊桌椅,開到哪露到哪,玉山塔塔加的停車場、通往大雪山森林遊樂區道路的路肩,都成了「露客」泡茶、避暑、看風景的地點,也不顧造成的影響。

現代露營區水電、衛浴設施已是基本配備,露營有時是一種社交,甚至卡拉OK也隨車攜帶。假日的露營區帳蓬櫛比鱗次,宛如高級難民營。值得深思的是,當露營越來越舒適的時候,人們越可能忽略自己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營地業者應該想到,賺錢的同時要負什麼責任,還有讓遊客也知道自己要負什麼責任。」李素馨說:「例如用過的水怎麼處理、盡量減少留下來的垃圾、還有遊客的行為,包括燈光、聲音會怎樣影響到周遭的野生動植物或昆蟲、鳥類等。業者要去跟遊客談,我們怎樣做對環境比較友善,把這樣的知識、環境關懷傳播出去。」

「這不是指要很嚴肅地在那裡上課,它可以是很日常的學習,變成國民素養或素質。也許在露營裝備商賣東西的時候,就把這樣的環境素養、環境關懷帶出來。」李素馨補充:「遊客也有責任要去學習,去知道『我的遊憩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這是需要學習的。」◇